随州凶杀案:既要破案更要"剖案"
www.fjnet.cn 2009-01-08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凭着一把斧头和铁叉,酿就一场惊天血案。6日,公安部发布2009年第三号A级通缉令,全国通缉随州凶案嫌犯熊振林。随州警方介绍,1月4日至5日凌晨,熊振林涉嫌杀其情妇朱某等8人,随后逃窜。目前,湖北省厅布置大量警力,布下天罗天网缉拿熊振林。公安部长孟建柱和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也专门批示,要求全力侦破,尽快破案。(1月7日楚天都市报)

警方在随州一废品收购站内发现尸体

    恢恢法网已经撒开,相信犯罪涉嫌人插翅难逃,案件的最终告破也就并无悬念。此后,经过审讯——审判——惩处等程序,案件将会了结,事件也会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是,对这类案件不能满足于抓到真凶,不能止于破案了事,而要更深入一步对此案进行解剖,笔者谓之“剖案”。当然,需要参与“剖案”的,也绝非警方一家,而是关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假设就是熊振林一次残杀了8人,那么除了他的人性泯灭外,一定还有其现实的社会矛盾根源,通过对案件的剖析,来研究这起特大杀人案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解决底层群众的生活困境和心理锢疾,对建设和谐社会必将大有裨益。

  有报道分析,熊振林是因为感情障碍上升为精神障碍导致杀人,笔者却以为,这只是一个导火索。凶案发生后,有关嫌疑人的一些情况也陆续浮出水面:生长在单亲家庭,与妻子相处不顺离婚,与情人又发生矛盾,这才是造成嫌疑人性格反常的基本因素,所以,他原来的班主任对他涉嫌杀人“并不意外”;曾经威吓前妻刘季华“早晚要死在我手里”,刘也向派出所作了反映……如果当地警方重视这些蛛丝马迹,及早发现苗头,将其列入重点防控对象,进行心理干预,就有可能化解这一灾难事件的发生,可是,当地警方并没有这么做,这说明在安全监管上还存在严重漏洞。

  熊振林凶杀案与此前邱兴华、马加爵、杨佳、李彦等犯罪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生存状态太差,对社会仇视,在没有得到社会关爱之后,便把这种仇恨放大,转为对社会的报复,导致滥杀无辜的发生。退一步想,如果在他们情感遭遇挫折时,能有一个倾诉、疏导和转移情绪的渠道,能得到社会的基本尊重与认同,悲剧也许可以避免。

  学者孙立平曾说,“我们在开始面对一个断裂的社会”。一个空前繁荣的大时代语境中,那些被抛弃的人群,以及他们濒临绝望的心灵,已成为一颗“定时炸弹”,我们也许没有足够的办法来阻止其“引爆”,但至少必须追问,到底是什么在加剧着底层的不公?社会是否有一种力量能抚慰那一颗颗绝望而不幸的心灵?我们对弱势群体是否有过真正的关注?

  通过剖析此类案件,如果今后社会能更多地关注一下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人群,让他们享受到更充分的公平正义,则是随州凶杀案带给我们的意外收获。(叶传龙)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