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楼市从二月份开始,就已经迎来了久违的“小阳春”。专家宣称,一线城市商品住宅市场成交量实现“蛙跳”式上涨。类似这些说法夹杂着专业数据,让人不能不信。但是,《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似乎颠覆了楼市春暖花开的幻象:在北京市的一个居委会里,张大妈又开始忙起来了,同往年一样,她又接受了几个待销楼盘的邀约,组织一批老年人到售楼中心“签约”,一天管吃喝还净挣50元。
开发商总算进步了,知道雇佣农民工的风险太大,演技不高,徒留笑柄。现在,居委会大妈牵头,本乡本土人,年纪大点,更有公信。这事有点类似虚假广告,但不能怪大妈们,因为即便她们不干,肯定还有大姐或者大婶为热闹的楼市交易组团出门。
忽然想起巴菲特的一句话: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这些年,囤房惜售、价格欺诈、虚假广告、质量和面积缩水、假按揭等问题时有曝光,无良开发商践踏诚信之举屡见不鲜。无论楼市回暖真相几何,楼市的“深寒”,除了大环境影响之外,恐怕也恰恰是房地产商“聪明”游戏带来的集体后遗症。
现在,楼市号称“回暖”。不少开发商似乎又找到了2007年暴涨期间的底气,房价由“跳水”改为“躲猫猫”:起价、清盘价、封顶价,到底多少钱,不到开盘那天连售楼小姐都不清楚。拉来人气多,则高价;拉得人气少,则低价。据说有一些楼盘时间长了,自己都不好意思,于是换个马甲再来卖,装“新人”卖水灵;还有的项目每次少量推盘,开盘就卖光,“热销”效果相当雷人。
如何看待楼市所谓“回暖”迹象,类似于如何看待整容后宣称“天然美女”的姑娘。
一者,回暖的支撑点主要靠国家政策,去年10月以来,随着央行连续5次降息,一系列鼓励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组合出台,房产交易成本和持有成本均明显下降,而房价下降“病去如抽丝”,声音高于行动;二者,这波由刚性需求释放带来的成交回暖属于阶段性的,此前媒体吹嘘的“抄底团”,不少皆为某房地产网站受命于开发商而组织,签约套数更无据可查。在需求存疑的时候,供给仍很狂热。截至2008年年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64亿平方米,达到1998年以来的历史高点,加上不断有新的项目竣工,市场存量消化进度滞缓;三者,从楼市常态数控来看,无论是从房价收入比(正常为3至6倍,北京为13.6倍),还是租售比(1∶200到1∶100之间为合理,北京为1∶325)来看,不少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严重背离了人们的经济承受力。
“楼市回暖”与“雇人抢购”恰恰说明,当下而言,房地产市场最需要的不是振兴政策,也不是大谈道德责任,而是引导、梳理与规范。流弊不除,积习不改,监管不到位,好的政策也会被潜规则所稀释。至于楼市春意几许,还是让实实在在的价格来抒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