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造”反映了基金经理权威的缺失
www.fjnet.cn 2009-06-08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最近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开设了一个基金经理研究生班,号称要“打造中国基金经理的摇篮”,看其决心大有以拯救中国基金业为己任的壮志。以前爱拿基金的同质化现象比做蒸笼产馒头:一次一批,还是同一个模子,未想到今日真有人着手把“基金经理”也被放入了笼中烤制。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当下大学生找工作日益趋难之下,能用10万和孩子的3年赌一个基金经理儿子出来,这等堪比把孙悟空放进炼丹炉一样的美事,谁能不争相推崇?因而,让孩子报考这个基金经理速成班的父母的初衷无可厚非。与不少人反思教育的急功近利不同,笔者倒是觉得我们大有必要,来思考下出现基金经理速成班的导向意义,这对我们审视基金行业的问题不无裨益。

  基金经理被称为一只基金的灵魂,其投资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基金操作的成败和业绩表现。研究能力超强、投资实践经验丰富、绩效稳定等,也被作为衡量一名基金经理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当然总体来看,我国的基金经理一般都具有高学历,并且也必然都亲身经受过资本市场暴风雨的洗礼。调查也显示,具有大学学历的基金经理其业绩比不上硕士博士;从业时间太短的基金经理其业绩也不如从业时间长的基金经理。

  但是近些年来,基金经理整体素质不整的现象也引起了不少质疑。从媒体的报道频率来看,与基金经理频繁跳槽相伴随的是,09年以来基金经理似乎比公务员还要短缺。尤其是随着09年来基金环境的改善,大量新基金面世,引发了业界对基金经理短缺的担忧。基金行业也确实出现了不少同时兼任2只或3只基金经理的情况,更有不少投资经验匮乏的年轻基金经理仓促走马上任。于是高校的办学致富理念与家长“望子成龙”的速成心态一拍即合。

  当然,培养基金经理远非关起门来培训即能制造,研究生班的准基金经理们并不能一步到位,批评基金经理速成班造不了有实战经验的基金经理也不无道理。比如,中国证券业协会3月23日曾下发通知,明确基金经理证券投资法律知识考试有关事项的同时,要求拟任职基金经理申请基金经理注册需参加考试。基金经理的任职资格除要通过考试外,还包括以下方面: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具有3年以上证券投资管理经历;最近3年未受到行政处罚等。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正是随着基金经理考试成为行业门槛,似乎也在同时宣告了把基金经理纳入了职业考试的范畴。

  不可否认的是,反观现在的基金界,缺少优秀的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金经理仍旧存在。基金经理一味追求绝对收益和短期排名靠前,早已不是什么内幕。 即便基金经理不可能像这样被批量制造出来,但是当一个职业被老百姓认为可以被快速培养,近似于粗制滥造的困境。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正是基金经理权威被严重挑战的证明。这不能不说是当下中国基金业的悲哀。再说,中国基金业年轻化的趋势,本身已经导致了大多数基金经理没有长远的目光。退一步讲,批量的基金经理配批量的基金产品没什么大不了的,基金业和广大基金经理们,更应该从中看到危机感。 当然,不论其成效如何,基金经理速成班都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尚志科)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