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牛皮癣”真的很“牛”,在厦门大街小巷屡禁不止。商报昨日报道:在中央文明委即将组织“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之际,我市先进行了一次模拟测评,发现一些主次干道的公交候车亭、路名牌、电力设施和电话亭上“牛皮癣”随处可见。
城市“牛皮癣”影响厦门文明城市形象,这次市相关部门痛下决心根治,市民自然拍手称好。不过,以前城市管理部门也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入整治城市“牛皮癣”,但常常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恶性循环困境之中。每逢重大节庆日,沿街的街道居委会划分责任片区,戴着红袖章的大妈手拿小铲在公交站牌、电线杆前“死看硬守”。即便是这样的“人海战术”,也终究无法根治。
常言道:“打蛇打七寸”,治理城市“牛皮癣”必须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一击致命。
城市“牛皮癣”之所以这么“牛”,核心还在于绝大多数小广告上的内容涉及违法犯罪活动,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非法所得。如“办证刻章”不仅使贪图小利、投机取巧的人很容易上当;一些带有诈骗性的“招工广告”、“非法行医广告”常常使一些涉世未深的寻工者和患者受骗。一旦让这些发布小广告仅需一个电话就可以尝到“甜头”,他们就会变本加厉地疯狂张贴。于是,城市“牛皮癣”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由此看来,整治城市“牛皮癣”不能等同于一般性的市容环境整治,还必须同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等犯罪活动结合起来,公安、电信部门采取有力手段介入,掐掉其发布信息的通道。笔者注意到,上海市城管部门在相关执法上就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机制。比如,通过拍照、录像、电话录音等方式进行证据收集并发出《协助执行中止通信工具使用通知书》;而上海电信部门和各运营商则在接到城管部门书面通知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一般在两个工作日内即中止该违法行为人通信工具的使用。
据悉,我市拟尽快出台《厦门市禁止乱涂写乱张贴乱刻画规定》,目的在于从法律层面找到解决城市“牛皮癣”顽疾的办法,希望可以借鉴上海等城市一些好的做法,形成厦门特色的整治机制。当然,从长远看这些地方措施如果能有国家政策的配合,效果可能会更好。假如未来全国统一在电信消费时设立一些必要的准入门槛,购买手机卡等通讯工具时必须强制实名申报,不法分子无“机”可趁,对城市“牛皮癣”来说就是“一剑封喉”。
- 相关新闻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