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评论> 国是论 > 正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何遭质疑
www.fjnet.cn 2009-07-10 10:00  汤劲松 来源:重庆时报    我来说两句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8日表示,截至7月1日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并强调,“在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7月9日《中国青年报》)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有如此高的就业率,的确“实属不易”,只是舆论反馈的情况,恰恰与相关部门的乐观预期相反。一些网友在新闻跟帖中就说:“不签就业协议就不给毕业证,地球人都知道,大部分就业协议都是假的……”而支持这类跟帖的人,动辄上千。甚至有人调侃:“就业率数据是不是把千分号错打成百分号了?”

如果说这些质疑有可能是68%这个数据以外者的非理性情绪,那么,近期《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或许能给这个数据的真实性作一些另类的补充说明: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高职院校和部分本科院校,“不签就业书,不发毕业证”的做法十分普遍。而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在几天前的一个讲座上说,“我关注到,今年3月有些省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不到8%、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不足9%,但现在公布的已达60%。我觉得简直是飞速发展,比70码还快。”退一万步说,即便这个数据完全没有水分,加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仍有高达300多万高校毕业生未就业。面对这样的就业率“成绩”,相关部门实在不应该进行“自我表扬”。

1999年,我国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其目的是“要将市场机制引入招生办学,公布就业率就是对各高校办学质量的督促”。可惜事与愿违,在“政学不分离”的高校教育架构下,高校也有“政绩冲动”。比如,从2005年开始,有关部门就将高校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硬性挂钩,如果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势必会影响学校的招生率,进而影响高校声誉和经济效益,甚至是学校领导的升迁。而在更大的环境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是对地方管理者政绩考核的依据。加上统计问责的疲软无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被注水,几乎没有可能。

“自我表扬”的坏处是显然的。如此水分十足的就业数据,为相关部门了解真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造成了一定的错误的信号干扰。高校毕业生当然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毕业即待业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从此后可能再没人从政策层面来关心他们是否就业。因为在统计数据表上,他们“已经就业”了。而整个社会也会由此背上沉重的因数据造假带来的某些隐患。

这种虚假繁荣,即便只是从民生角度考量,也必须得到终止。近段时间,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数据从“协商一致后公布”到“数据不一致的不得公布”,再到目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的规定,虽然在一步步将统计数据往更加真实可信的层面上靠,但统计单位的非独立性,和“数字出政绩”的大坏境始终没有改变,也就很难让人体会到“统计数据的权威性来自真实”了。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数据统计无疑是必要的,可惜其中一些数据却又让公众存疑。那么,接下来是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还原统计数据的权威性,还是继续吹大那个美丽的肥皂泡,公众无法选择,但却拭目以待。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