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今年暑假期间,笔者在某市一所省示范性高中门口看见这样两个横幅:“热烈祝贺优秀考生XXX被北京大学录取”以及“热烈祝贺优秀考生XXX被清华大学录取”。两位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最著名的两所高等学府,自然值得祝贺。但仔细琢磨,又觉得有严重的不妥。
眼下,积极宣传考取名校特别是北大、清华的学生,是几乎所有高中的常规做法。相应地,初中以及视生源为生命的私立中学也不遗余力地宣传考上重点高中、大学的学生人数。在校方看来,如此宣传有利于保持和扩大学校声誉、稳定生源,有利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培育良好学风、校风。
这些作用是无可争议的,宣传的做法也无可非议。问题是,这样的条幅一不小心揭示了当前中小学教育致命的短处:在学校的官方声音里,出现较多的是那些在最后一次升学考试(高考、中考)中成绩优秀或很可能优秀的学生。因为,学校几乎所有的优秀资源用在培养少数“优秀考生”上而不是多数“合格毕业生”上了。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学教育评价机制的问题。
这样不科学的评价机制至今仍然沿用。而据笔者所知,不少省份已经开始探索实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健康、审美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评价。从教育评价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好消息。但这一评价机制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能否平稳有序、切实有效地实行,又着实令人忧虑。
笔者以为,实行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并不一定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框架,而是对当前的评价机制和应试体制实行渐进式的改良。其一,书面考试本身至今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考核方法,前提是考试内容要不断改革创新,使考试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发展历程即可佐证这一点。)如果高考、中考能够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好地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人们还是应该支持这种考察方式的。第二,学习能力这一维度特别是考试成绩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关系到这一评价机制能否取得实效。如果考试成绩仍占很高的比例,那么这种机制跟“以考分论英雄”的旧机制相比,就显得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项改革也就没有生命力,难以扎根、开花、结果。
此外,中国最不可忽视的国情就是人口众多,教育方面的改革关系到数目巨大的学生群体的命运,更牵涉到千家万户。因此,断然废除各级升学考试之前,必须要有切实可行、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只有装备这样的制度阀门,才能有效防止泄愤式公共事件的发生。
评价机制的改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制度保障,学生将在这种制度和学校的指导下积极表现,以全面提高自己,争取优良的评价等级。而要让学生和家长和中学安心,还必须有选拔机制(特别是大学的选拔录取制度)的承接与配合。这种选拔机制就是严格按照评价机制产生的评价结果考察、和选拔新生。
应该说,中学评价机制的改良,小而言之,有助于切实为学生减负,促进中学生在德、智、体、美、交流等方面得以全面成长,有助于缓和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中而言之,有助于改变中学“以考分为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的落后评价机制,把中学从应试的框架中解放出来,使考试成为评估教学、评价老师和学生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而言之,有利于自下而上地改善中国教育的生态环境,培养一批批合格的毕业生,有利于造就一批批合格的公民,形成宝贵的人力资源,使中央和地方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投有所值”,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这一切,远比培养几个考上北大、清华的“优秀考生”好得多!(史应涛)
(责编:刘宝琴)
- 2009-07-12北大清华是北京人的“后花园”吗?
- 2009-07-13清华北大在京扩招20%令人不解
- 2009-07-16清华“富豪教授”的傲慢与无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