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情文化灿烂恢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宽厚和包容。
爱恨情仇喜怒哀乐为人之常情,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男女之爱是爱情文学的广阔天地。以唐朝开天之治为例,钟鼎盛世五十年,爱情文学达到了一个自我体现的历史极峰。表现爱情的诗歌一时间汗牛充栋,万紫千红。承其繁荣余绪,白居易一篇《长恨歌》终成压卷之作。这篇不朽的爱情文化的诗歌,除去高超地艺术表现手法和生动形象通俗的精典语言之外,在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远远超越了一篇诗歌所能够承载的历史责任之上,还充分地显示出了中国爱情文化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优秀本质。白居易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诗歌巨人,他忠实地继承和发展了杜甫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中唐时期,安史之乱的余毒使国家更深地陷入麻木和荒淫,温水烹死猪的政治生活使正直的诗人时时刻刻挣扎在忧患和爱怜的煎熬之中。"惟歌生民病"的白居易把《长恨歌》归类为感伤诗,借描写唐玄宗一段私情的悲欢离合,在讥刺风流天子荒淫享乐儿戏天下的同时,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真执专一爱情的由衷赞美和向往。但诗人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把痛贬时弊的锋芒内敛得更其深沉和博大,他要在失望和忧伤中寻找那遥远的纯正之爱,用理想中圣洁无瑕的爱情抚慰心灵中的累累伤痕,坚守真爱,直面现实,时刻挑战血腥严酷的社会黑暗。诗人把自己不爱的人的爱情写成了人世间永垂的爱情典范,并且由此而获得了普天下人的爱心同系,情感共鸣,也恰恰证明了爱情的无价和无敌,证明了爱情文化超越小我的人性伟力,在唐玄宗与杨贵妃生生死死的爱情面前,人们已经淡望了那沉溺于声色狗马至亿万苍生如草芥的昏头天子的罪过,仅仅把他看作一个无足轻重的符号,一个中国爱情文化中的红鼻头小丑了。一首诗歌的力量难道真的就有如此之大吗?不!诗歌也只是一个具体形式的代表,真正强大的力量,是它背后的中国爱情文化宏大的包容力,中华民族博雅深雄的凝聚力。在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滚滚洪流之中,中国爱情文化古老悠久,兼容并包,砥柱中流,长盛不衰,具有首屈一指,当仁不让地位和形象。
中国爱情文化生命永恒,它的无穷动力就是实事求是和改革创新。
爱情文化鲜活灵动,生机无限,它既是生活的文化,又是文化的生活。中国的爱情文化之所以能够炽热,之所以得以流传,是有赖于人人真情实意地点燃,世代艰苦卓绝地投入。你尽管花前月下相思肠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你尽管生怜死捐,心悦君兮君不知;你尽管山盟海誓非席不卷,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你尽管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凤鸟不变音,君子不变心;然而,一切美丽的向往,都绝对离不开心心相印的实际和殷殷切切地追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同样是爱情文化大厦必需的根基。理想倘若离开了实际,忘掉了奋斗,一意孤行胡编乱造,美好的爱情憧憬就必然的成为空想、瞎想甚至是荒谬怪诞的幻想和神经错乱的狂想。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这是古老的哲理,它们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爱情文化之所以永绪不绝的生命之源。一切生命都在于科学的思想和运动,一切进步都在于务实的修正和充实,实事求是的改革和创新就是生命最具体的内容。没有爱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爱就必然枯竭。中国爱情文化从最初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围猎劳作时只能发出"杭育杭育"的嚎叫,到如今的锦衣玉食五光十色,音乐歌舞声光电化,历经五千年岁月的颠颇坎坷,难能可贵的是,它从来没有与中国的优秀传统和灿烂文化脱节,改革创新,继承发扬,立足本土,惠及人类,中华民族诗情爱意的传承基因也因之而成为世界历史文化中一个伟大的唯一。
产生于东汉后期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以抒情见长的诗歌《迢迢牵牛星》,诗中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寓景于情,水乳交融,写尽了牛郎织女缠绵动人的夫妇情爱。爱情是无比美好的,但却被一水残酷阻隔。古诗中没有写下牛郎织女的反抗和挣扎,因为它毕竟是容量有限的诗歌。但也正因为有此一大缺罅,才给我们以更深刻的启发。任何美好的东西,如果没有辛勤地付出,没有真心地培护,虽盈盈一水又清又浅,终究还是会遥遥相隔而脉脉不得语的。
在七夕即将到来之际,谨以此诗寄意祝福和希望。(卢苇)
(责编:刘宝琴)
- 2009-07-21《吵架公约》:霸道而甜蜜的爱情协议
- 2009-07-16考核大学生爱情诚信是瞎忙
- 2009-07-16“哈6”怎么变成了沉闷的爱情片?
- 2009-06-25爱情浪漫的自由与公共秩序
- 2009-08-20《机器侠》:爱情动人,特效减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