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一周热评 > 正文
从“庐舍族”到“寂寞党”(图)
www.fjnet.cn 2009-08-27 08:4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

资料图片

  如果最近有人问:是否在种菜,可否让我来偷一点?虽然你可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久矣,但无需讶异。他们谈论的不过是当前风靡的网络小游戏。

  如果最近有人说:哥写的不是文字,是寂寞!虽然你可能宅心仁厚,悲天悯人,但无需当真。他们不过是在撒撒娇,滥滥情。

  前者叫“庐舍族”(英文loser的音译,指把大量时间浪费在“开心网”上,荒废工作,蹉跎人生的一族),后者大名为“寂寞党”。如果把网络世界比做江湖,那么这两伙人,在这个夏天,大致占据了大部分的山头。

  复制国外社交网站FaceBook、Myspace而建的“开心网”,在中国大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餐厅服务员、保洁员、婚姻登记所接待员,到政府部门公务员,大大小小公司的职员,上班、下班,处处都能窥见“开心”、“偷菜”、“人口买卖”的身影。

  还有许多传统媒体,将之作为未来新媒体发展的方向,纷纷落户。一个浙江温州的公务员、很不幸,还因为在上班时间“种地”、“养猪”,被人曝光而遭辞退。

  如果你不是那么“与时俱进”,正常情况下,会对这样一场都市化的“开心运动”,感到十分费解:有那么好玩吗?有那么开心吗?

  “庐舍族”方兴未艾,“寂寞党”也强势崛起。“哥喝的不是酒,是寂寞”、“室外晒在地上的不是太阳,是寂寞”、“我呼吸的不是空气,是寂寞”,诸如此类“不是什么,是寂寞”的句式,宛如流感,在网络世界迅速扩散开来。

  这一口头语,还诞生了许多变种,比如将“哥”改成“叔”、“爷”,“叔玩的不是游戏,是寂寞”;比如,“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比如,还直接出现在一些新闻的标题中——《易中天嘲讽主持人他砸的不是场,是寂寞》、《国足这些哥踢的不是球,是寂寞》等等。

  有人认为,寂寞党的流行,体现当下青少年流行文化反智的特征,颠覆精英化、颠覆传统价值。在我看来,根本没那么深奥。因为“寂寞党”并不局限青少年,并且大量存在于掌握一定网络话语权的“精英”们中。

  “寂寞党”,虽说有点小趣味,但归根结底,不过就是无聊加恶搞,意思不大,跟评论家口中所谓的现代、后现代征候,实在扯不上太大干系。

  同为因网络而兴起的文化群落,“庐舍族”与“寂寞党”有不少共同点。

  首先,有闲。一个日夜劳作、汗流浃背的农民,是不可能有时间和条件挂在网上的,更别说半夜爬起来,照看自己的网上“农场”以及不断抒发着寂寞的哀愁。

  其次,矫情。“庐舍族”的拥趸认为,开心网可以联络朋友,过时过节,送个虚拟小礼物,沟通了感情。的确如此,网络时代,即使是夫妻,即使近在咫尺,却往往非得扮演着“人各天涯”的模样,只剩下通过软件,眉目传情。“寂寞党”则认为自己其实是想讽刺当前的生存状态,自己真的是太寂寞了,太孤独了。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孤独的人是最强大的。显然,此孤独非彼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化群落的孤独与寂寞,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无力与懦弱。

  试想,如此庞大的无所事事、寂寞的群体,批量地出现,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群乌合之众在游走。他们极其容易被传染、虚构、诱导。

  如果将整个网络言说场比作千里沙场,那么庞大的网民群体,只不过是些单兵能力有限的散兵游勇,随时准备没头没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者有时也把自己当成是主人,悠闲地散个步。当然,更多的情况,是簇拥于某一个“意见领袖”的山头,或附和跟屁,或党同伐异。

  不否认网民的个体中,有许多能力超群,也不乏真知灼见,但当网民以一个群体的面貌出现时,偏执、浮夸、颓废的征候则流露无遗。我们必须面对着乌合之众既散漫又抱团、既暴力又懦弱的矛盾现实。而在很多时候,你我也不可避免成为这之中的一员。这不能不说是场悲喜剧。

  缺乏独立精神的“庐舍族”、“寂寞党”大行其道,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温婉的经典的网络文化样本。他们给网络公司与电信公司创造了大量的经济价值,但惟独于文化与思想,是几乎不创造价值的。

  最终,人们不过是在审美疲劳后,再次确认:原来,我很不开心!其实,我也没那么寂寞!(吕绍刚)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