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中国文化不在乎公德 中国人特喜欢听谣言
www.fjnet.cn 2009-09-05 09: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余秋雨

  上海文化的形态

  ●上海的文化形态根子上应该是国际形态,上海应该站在国际码头上,要走出去。上海文化如果不充分国际化,中国文化国际化的前沿阵地就失去了。

  今天这个题目叫做:上海文化的形态,既大又有学术价值,我想分三个部分来讲:文化的形态、中国文化的形态、上海文化的形态。

  上海文化一定是在一个大规模的逻辑结构当中它才有价值。现在,我们突然到了一个大家都在谈文化的时代,猛一看是件好事,实际上未必,大家有没有发现按照现在这样的格局和规模谈文化的话,每一个人都会感觉到我们这辈子根本啃不完文化的任何一个角,你突然会迷失在一个文化的沼泽地里走不出来。由于我们自己迷失了,所以世界性的误会越来越大:中华文化是什么?好像很大,很神秘,而且越讲越悬。所以,现在面临的任务是需要有人来做减法。我们首先用做减法的心态来做前面两道题。

  1

  首先回答一个大问题就是:什么是文化?这些年来跨国婚姻离婚的理由通常往往是“文化差异”,他们都以文化的原因离婚,可见“文化”这两个字一定不仅仅是我们所谓的写作、跳舞、唱歌等一个个的小范围。如果按照我的定义,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我们选择某种生活方式是根据我们的精神价值来选择的。对于我们的精神价值,外国人现在了解得还非常少。这就造成了我们现在这个民族国际处境上的某些障碍。毫无疑问是因为精神价值真的没有很好地传播出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有一点点紧迫感。当文化不怎么样的时候,这个人种的生存的意义就失去了,当这个人种的生存意义失去的时候,这群人魂没有了,魄没有了,成为丧魂落魄的一群,这将是最大的悲哀。我们现在精神价值是有一点失落,我们不知道惧怕,不知道羞耻,我们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活着该做什么。精神价值失落会造成真正的灾难,民族的灾难,甚至人类的灾难。所以我们一起维持精神价值,不单是为中国,是为了人类。没有精神价值就等于完全在黑暗当中走路,这就非常糟糕。现在做文化人的使命就有些大了,年轻朋友们,我们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一点。

  2

  中华文化在4200年前跨进了成熟、文明的门槛。在“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并且延续到今天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华文明。经过如此漫长的历史,可以归纳几条作为中国文化形态,其中包含有正面也有反面。

  第一,我们中国永远是一个非侵略性的政权。农耕文明造成了我们有一种只在乎脚下的热土,不希望去占领远方土地这样一个整体思维,中华文化不支持中国军队远征,这一点使中国文化不灭亡。

  第二,我们不喜欢极端,我们的核心思维是中庸之道。现在讲的“和谐”原则都来自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讲路,这是一条合适的路,恰当的路,对所有人包括对极端的人也能照顾到的路,这就是孔子所说中庸之道是至德,是最高道德。中庸之道是中华文明的正道,所以这个文明能够延续下来。

  第三个优点,不喜欢无序,是一个强行管理,讲究秩序的文明。中国创造了科举制度,使这个有序保持下去了。这是人类古代史上最优秀的文官选拔制度或者说公务员选拔制度。

  当然中国文化也有很多毛病:第一个毛病是不在乎公德。中国文化在公共空间上缺少认真分析的能力,所以使中国人对公共空间一直处于陌生的地位。康德讲过一句话:“知识分子的最高标准是什么?敢于在一切公共空间运用理性。”公共空间是知识分子的场所,你就应该在那儿负责,而且要敢于负责,要有理性。而现在,由于知识分子不管理公共空间,所以公共空间被很多不负责任的网民左右着,公共空间理性没有了。

  第二个毛病是不在乎实证。中国人特别喜欢听谣言,而且通过中国文化的方式你找不到辟谣的程序,这是一个严肃的文化问题。所以我认为真实比正确更重要,正确是以后的事情,慢慢再说,首先要真实,这是最关键的。

  第三,中华文化不在乎创新。我们现在流行一个“无争议”原则。大家知道吗?社会历史上没有争议那一定是平庸的,任何创新都是对过往的挑战,都是对已有秩序的放弃,都是对已有成就的叛逆,怎么可能没有争议呢?没有争议一定没有创新,没有争议就一定是平庸的。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