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文志飒 > 正文
《中华新闻报》的倒闭是报刊改制的阵痛
www.fjnet.cn 2009-09-22 10:37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8月28日,一则“关于《中华新闻报》社清算公告”出现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头版,这份创办了16年之久,发行量曾达到10多万份的《中华新闻报》走到了终点。这是迄今为止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当一些《中华新闻报》的员工收拾东西离开报社时,很多同事抱在一起哭了一场。一位员工表示:“我们很多员工从创刊开始就在报社工作,工作时间短的也有五六年了,我们预知到报社可能撑不下去了,但没想到会这么快。”(9月21日中国青年报)

  《中华新闻报》的倒闭,对这些员工来说,确实是个悲剧。毕竟这么多年来,他们在这张报纸上倾注了巨大的汗水和精力。客观的来说,《中华新闻报》作为一份传媒界的行业报纸,在沟通新闻界信息、刊登新闻理论文章、报道媒体经验和批评新闻界不正之风等方面都曾做过独特的贡献。在版式改革方面,也做过不少有益的探索,曾经被誉为“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可就是这样一份曾经在圈内享有一定盛誉的以“中华”打头的大报,却还是在苦苦挣扎之后轰然倒下,成为了首个倒闭的中央级报纸,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中华新闻报》缺少的并不是优秀的员工,而是一个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体制。《中华新闻报》是事业编制的媒体单位,由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尽管长期以来发行亏损,广告额低,凭借着财政补贴的行政权力庇护,《中华新闻报》依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上存活下来。但就像孩子迟早要离开父母独自闯天下一样,《中华新闻报》也不可能永远在这种“畸形模式”下生长。“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在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下决定加大力度进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促进新闻单位向真正的市场主体转变的大背景下,《中华新闻报》的倒闭成为一个必然的结果。

  任何行业都应该有优胜劣汰,报业自然也不例外。如果报纸不能承担起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任务,就要面对市场的淘汰,选择倒闭。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报纸,尤其是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永远不会倒闭,也不应该倒闭,因为要起到一个舆论导向的作用。这种完全不尊重新闻的客观规律思维模式,把报纸的受众定义为完全的被灌输者,忽视人民群众正常的精神文化需求。很多报纸依靠着政府财政或主管部门补贴(其实是纳税人补贴)而赖活着。即使大家不爱看,这些报纸还是能够依靠行政权力的强征订而得已正常发行、销售。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近日透露,国家将对那些效益较差、资不抵债、人才缺乏、发展难以为继,或者存在严重违规行为,或者主管部门或主办单位不愿意继续办下去的新闻出版单位,下决心停办退出一批。因此可以预见,这些在“温室里长大的报纸”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将会有更多的报纸退出市场,选择倒闭。虽然报纸的倒闭在短期内可能会产生阵痛,但从长远来看,市场化竞争更符合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新闻出版业的良性发展。(文志飒)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