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遏制景区涨价还需“出狠招”
www.fjnet.cn 2009-10-04 10:42  徐经胜 来源:中国网    我来说两句

9月24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主管副司长许昆林接受中国之声记者访时表示,近来媒体报道的“全国多地景区门票‘十一’前顶风涨价,有 的涨幅竟高达70%”属于媒体误报。70%涨价幅度的景点,是四川一个民间投资比较小的景点。(9月26日《扬子晚报》)

早在去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就联手整治景点门票攀比涨价的歪风,规定旅游景点门票1年内不得涨价。今年8月份,国家发改委再次下文,明确规定旅游景点不得在国庆节前集中上调门票价格。但是,这些“限涨令”显然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作用,尽管国家发改委表示景区涨价时“误传”,但人们还是能够看到多地景区在顶风涨价。

有记者调查发现,进入8月份,5A级风景名胜区峨眉山景区上调了索道价格,其中金顶索道由70元上调到120元,万年寺索道由60元上调到110元,涨幅分别为71%和83%;广东番禺莲花山景区,门票价格由30元上调至40元;4A级旅游区浙江海宁盐官观潮景区管委会一负责人还向记者证实,从9月28日到10月8日,观潮胜地公园门票从25元涨价到60元,涨幅为140%……为什么有这么多景区不买“限涨令”的账?

首先是景区违规涨价的成本远小于遵守规则。很多景区敢于公开违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规的成本太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如当前很多景区早已违规涨价了,但有多少景区以及负责人受到查处呢?况且,即使有上级部门干预涨价,最多恢复原价就是了。而景区每涨价一天,其收入都是非常可观的。相比之下,守法经营倒不如违法涨价了。

其次是一些景区早已成为地方财政的摇钱树。在很多地方,景区是有着创收任务的,而一些地方政府给景区所下的经济指标压力也非常大。如云南石林景区,其2006年至2008年的收支清单显示,景区3年收门票9亿元,而3年间日常资源保护支出只有6371万元,仅占门票收入的7%左右。这其间蕴藏的巨大经济利润,没有多少人会干瞪眼看着而不“眼热”的。同时,由于很多景区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上面有人“罩着”,景区自然也就不惧怕“限涨令”了。

然而,在种种利益面前,百姓的利益显然是第一位的。国家发改委的出发点是维护百姓利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最终目标也是维护百姓利益。在民生第一的前提下,遏制景区涨价,不用点狠招恐怕是不行了。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