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中俄匈三国富豪榜之比较
www.fjnet.cn 2009-10-15 09:05  吕鹏 来源:南方日报    我来说两句

“富豪榜”到底有多不稳?

“富豪榜”在中国被人取了“杀猪榜”这个“浑名”,因为据说上榜的人就像“肥猪”一样,被紧盯着他们的国家机关送进了大牢。换句话说,私人财产在中国大陆是很不安全的,顶级富豪的位置也很不稳定。

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根据。比方说,2005年时在胡润“百富榜”上排名前25名的人,到2008年时,只有10人(也就是40%)仍然能跻身前25名。即便忽视掉6名在2005年时尚未被胡润“发现”的富豪,存活率也仅仅有52%(19人中只有10人是2005年时的老面孔)。自2005年到2008年,只有四人每年都能出现在前25名之列,而只有10人能在这四年中有三次榜上有名。不过,如果我们稍微放宽一点标准,把目光放到前51名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大多数2005年时的“25强”在2008年的时候仍然过得还很不错:他们中的20人,也就是80%,在2008年的时候仍然能在“51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另外虽有3人跌出了“51强”之外,但好歹仍然在“百富榜”上榜上有名;两名完全“消失”了的人,一是杜厦,他基本上在2007年时属于自己退出江湖,二是“刘芳”,一个谜一样的年轻女子,只是在榜上昙花一现,基本可以被看作是“测量误差”。因此,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在过去的五年里,“百富榜”上“前51强”的存活率还是很高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把“虚”的排名放在一边,考虑更“实”的财富数量的话,就会发现,这些人的相对位置虽然有上有下,但绝对的财富额却几乎都在增长,有的甚至是指数级增长。我们可以从图中很明显地看到这种财富的增长。这说明,即便一个人的排名下降了,他或她的财富有可能仍然在增长,只不过别人的速度更快而已。所以,这种波动,与其说明的是财富的“不稳定性”,不如说更多地是反映了富人们财富增长的欣欣向荣。

当然,所谓“杀猪”,人们更多地指的是那些曾叱咤风云却终究“落马”的大富豪们。这些案件几乎每一件都在全国引发过轰动效应,对人们的心理和实际行为的冲击都不可小觑。不过,如果从比例来说,其实“落马”富豪并不算多:据日前发布的《胡润百富榜———中国富豪特别报告》,从1999年第一份胡润富豪榜诞生到2009年,10年来登上胡润百富榜的1330位中国富豪中,有50位发生了各种“变故”,其中获刑富豪有18人,待判富豪有2人,正在接受调查的富豪有10人,下落不明的富豪有7人,曾被调查过的富豪有7人,已经过世的富豪有6人;我自己统计的,其中至少有11人曾排名前50名。客观地说,“落马”富豪的比例(1.4%)是非常小的。因此,如果说私有产权在中国不安全,可能就是过于轻率的说法。何况,这几年来在制度层面为保护私有财产权而取得的进步,包括修改宪法和一些法规文件的出台,是不能否认的,虽然它们的实际效果怎样,可以进行讨论。

当然,这并不是在说,民营资本不存在困境。曾有高官将国有企业比作“长子”,再有大国企的老总自比“丫鬟”,民营企业家会把自己比作什么,还真是值得玩味。与匈牙利的大资本家们和俄罗斯的寡头相比,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还没那么大的能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有的国家,榜上有名是件“光荣”的事情,在其他的一些国家,一个群体的财富被晾来晾去,而其他群体的财富却无人所知,也许只能说明谁更好“欺负”吧?我不知道。数字告诉不了我们这些东西。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心里默默碎碎念着。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