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中华老字号”不能与外资“一刀两断”
www.fjnet.cn 2009-10-29 08:11  揭恒旺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商务部即将对“中华老字号”的认证进行重新审定,外资一律不得入驻“中华老字号”。记者昨日从商务部官方网站看到,10月17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第十九届中国厨师节首届市长餐饮发展论坛上表示,将加快老字号企业发展,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并透露了上述消息。(10月28日《南方日报》)

乍看这条新闻,笔者不得不为那些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品牌的政府官员们鼓掌。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拥有“中华老字号”企业1万多家,但目前只剩1000多家。上周末姜增伟在一个活动上透露,将加快老字号企业发展,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同时姜强调:“所有引入外资的老字号,在重新审定中,外资必须撤出。”

由此细细想来,又觉得这是“因噎废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表现。老字号的减少并不全赖外资。

首先,老字号经营者的“独门绝技”往往“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这样的思想观念下,很多老字号走上了不归路;其次,老字号所采用的工艺多数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时候的工艺,其个别劳动时间远远大于社会劳动均衡时间,利润微薄,与当今现代化机器大生产难以抗衡,自然难以生存。最后,老字号管理方式仍沿袭着作坊式的管理模式,与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存在很大的差距。

外资也有性质之分,不能一棍子打死。广州市老字号协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会长指出,外资对老字号的作用应从两方面看,对于部分善意的外资,借助他们的资金、现代经营管理、技术等优势资源,使老字号得以传承,使老字号的品牌和影响力发扬光大,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像王老吉就是成功的例子”。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看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分清事物的性质。对于外资,如果一概认为是“狼来了”,那么中国永远会是“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继续“纺着疲惫的歌”。

发扬光大老字号有很多可行的方法,这种“一条禁令贴全国”的方式,本质上也是懒政思维的表现。目前,中国与WTO关于文化产业的政策存在很大的分歧,但是开放和兼容并包是必然的趋势,与其禁止不如像清政府招抚义和团一样加以引导和利用——组织专家研究出台引入外资的限制性条件,比如要求中外合资企业由中方控股;事关企业动脉的作为需向相关部门申报审批、备案;不得“雪藏”品牌、不得转让;等等。

一遇见可能有害的事情就采取如此这般一刀切的方式该改改了,老字号与外资并没有不共“戴天之仇”,不能一刀两断。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