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国足的春天从何而起?
www.fjnet.cn 2009-11-03 10:38  吴诚之 来源:荆楚网    我来说两句

10月31日下午进行的“李宁杯”大学生足球联赛江西赛区乙组决赛中,华东交通大学在点球大战中,以5:4战胜了江西师范大学。比赛结束后,现场出现了江西师范大学球员因不满判罚群殴主裁判的闹剧。点球大战失利后,心态失衡的师大队员将怒火撒向了主裁判,在主裁判退场的时候,几名师大队员冲向裁判与其理论,情绪激动的队员开始殴打裁判。(11月1日华东交大日新网)

把丢球的原因过多的归结于裁判的判罚不公等客观因素,纠结于裁判,而不是从自身球队的战术、队员磨合等管理体制改革上寻求新的突破,这是当下中国足球的“通病”。有人曾言:“我们这次去可以丢球,但是不可以丢人。”但反观当下中国足球赛场,一方稍不如意,动辄大打出手,“加时赛”的表演往往成为最精彩的“花絮”。

有人感慨:中国足球连最后一块遮羞布也没了。黑哨、假球、泡吧、飙车、赌球、斗殴……这样的中国足球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再让年轻人去学踢足球,不是培养人才,而是糟蹋人才。而被称为社会上最后一块绿洲的大学校园,如今也上演了一出球员因不满判罚而群殴主裁判的闹剧,这不免引人扼腕叹息,就连以后中国球员的后备军都尚且如此,那么国足挺进世界杯只会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球迷的美梦罢了。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踏实做好中国足球的梯队人才培养建设,锻造出一批敢打敢拼的团队,将是中国足球“最后的救命稻草”。而这唯一的“稻草”却还出现了腐化、堕落的势头。

究其原因,中国足球队员究竟是“为足球而足球”还是“为赢球而足球”已经无需辩驳。把进球当成是扬名立万的终南捷径,当成是名利双收的敲门砖成为足球球员的致富经。足球理念过于“功利化”,其结果必然导致足球水平在世界足球领域的“边缘化”。恶性循环,过于强调比赛的胜利,那么赛后的斗殴事件的发生便在情理之中。

在加强球员队伍建设的同时,场上的球迷是不能忽视的群体。在这次群殴主裁判的事件中,师大啦啦队鼓吹“枕边风”,造就推波助澜之势,“演员”“黑哨”等不满之声不绝于耳,球迷的躁动直接导致的是场上球员不理智行为的发生。球迷一时的不冷静行为,却要由球队买单,这恐怕与球迷支持球队的初衷背道而驰。

参与足球运动的初衷是为了享受团队合作的乐趣,“功利化”的足球在中国已经变了味,但这恶习却被下一代的球员所秉承,这不得不引起当下体育当局的反思。摆正球员踢球时的心态,树立健康的价值观,“知耻而后勇”,吸取前人的种种教训,免于陷入中国足球的“魔咒”,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