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明星股东”是知识经济新动力
www.fjnet.cn 2009-11-06 08:37  叶匡政 来源:新民晚报    我来说两句

近来,明星和作家在资本市场纷纷亮相。演艺明星冯小刚、李冰冰和作家余秋雨等诸多明星,均因持有相关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有望快速成为明星富翁。也有公众表示质疑,在一片喧闹声中,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也高调发出了股权“招贤榜”,计划以“稿费+股票”的方式招募畅销书作家成为公司原始股东。

公众对于“明星股东”的一些质疑,需要认真回应,证明他们持股与致富,符合法定程序,是必要的。不过,从目前有个人的暴富传奇,有公司的招贤计划,一场知识经济的大战似乎已经在电影、文学这样的传统文化产业,拉开了阵势。

知识经济是上个世纪末就很流行的词。过去人们多以为知识经济对投资或产业结构的改变,只发生在信息技术领域。而10多年来,像电影、文学这样一些相对传统的文化领域,一直被知识经济视为夕阳产业。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被资本市场看好。多年来似乎形成了一种社会认知,所谓知识创新,就是技术的创新。资本市场对文化和知识内容的创新,并不关注。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推动知识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是文化和知识内容的创新。再好的传播平台、再便捷的信息技术,没有文化和知识内容的创新,仍然不可能带来巨量增长的使用和消费。所以,这一轮明星和作家股东在资本市场的高调登场,意味着国内对知识经济的认知开始趋向成熟。资本市场认识到,知识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还是体现在文化生产力上,如果没有文化内容和知识空间的创新,知识经济仅凭技术创新,依然后继乏力。

文化生产力的竞争,说到底主要是对文化人才和文化品牌资源抢占力的竞争。谁拥有了足够多的文化人才和文化品牌,谁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的竞争中就越容易获胜。明星具有的文化特质,不仅容易被市场辨认,也更容易引发公众的消费欲望。专业的、特殊的、有名望的文化人才,将会成为未来知识经济增长的新源泉。这是像时代华语此类公司开始注重吸纳作家股东和明星股东的真实动因。即使那些与文化产业关联很小的上市公司,也能因拥有明星股东,获得那些其他上市公司很难获得的品牌效应。

网络技术的发达,改变了知识流动和分享方式,由此也催生了一些传统文化领域的变革。文化内容的创新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对经典文化和知识的认知方式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文化和资本的关系,在被社会重新认知。一个静态的、等级化的文化空间,正在被一种动态的、多元的文化秩序所取代。可以肯定的是,文化的创造、分享和利用的方式,还处在它戏剧性变革的前夜。而资本市场对经典文化领域和人才的青睐,还只是开始。随着对这些经典文化领域的投入越多,所带来的文化秩序的变革也会越为深远。而这一切,终将推动我们社会空间和结构的改变。对此我深信不疑。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