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新安晚报》报道:钱学森大师刚刚远去,“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今天,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教授某某某,还弄上一个“排名不分先后”,老朽的味道溢出于纸面。
第一项指出的问题:例如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破的瓶颈。只破不立,麻烦教授们指条有用的路、正路给教育部给全国学生吧?但文中一点也没有。
其二: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怎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怎能”之句倒是不少,文采也不错,“怎能”之后怎么做?也没有给出任何提示与答案,这样的官样文章还是不劳教授们大驾了吧?
其三:是时候直面“钱学森之问”了,中国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除了最后一句点明了是“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有点意思之外,仍然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甚为无聊。“是时候了”,让人觉得你已经拿起了刀剑,要斩要杀了,可惜,连个对阵的对象都没有。这“改革”,这“直面”,这“时候”,真的是有点黔驴技穷的感觉。
其四: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道题,一定能找到一条光明的路,中国的杰出人才也会由此不断涌现。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便是对钱老最好的缅怀。这样的话等于废话,这样的话等于没说。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强最富文化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但这种“坚信”,是凭空说来的吗?
笔者的意思是,类似的呼吁,别做官样文章,也别空喊口号,拿出点实际内容来。中国不缺空喊口号者,但缺乏实干者。钱学森就是一个为了国家民族最大利益而干的实干家,这也是包括教授们在内的中国人该学习的地方。
- 2009-11-06失掉底线,教授与衙役同
- 2009-11-05北大教授之死疑为“交叉感染”
- 2009-11-05惟愿熊教授之死警醒实习医生制度
- 2009-09-18期待郭教授们让“国学热”假变真
- 2009-09-07大学教授为何不“教”不“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