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计划”和“留洋巴西”讲的是两件事。珠峰计划据说是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大师?”于是教育部推出了这个计划,入选国内11所最著名的大学,将汇集2000名最优秀的学生,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开始,有目的地专项培养。
这个计划据称非常低调,是从大学招生中透露出来的,但是费用不菲。一个起步低调,费用不菲,且还没有施行经验的计划,一开始就预测它的命运,显然是不地道的。
由专用生产线生产人才,“珠峰计划”当然也不是首创。十多年前就有了,中国足球界就曾有留洋巴西的“健力宝一代”。教育界和足球界自然相隔甚远,不过,教育界渴望大师的心情与足球界渴望大球星的心情却是一样的,当然,问题也一样——教育界培养不出杰出的大师,足球界也出现不了杰出的球星。
“健力宝一代”是在全国千挑万选,选出了29个足球尖子,年龄都在十五六岁,由教练领队等一干人带队,在足球王国巴西整整留了六年后回国,打散进入各俱乐部。若论潜力,这批人是尖子中的尖子,若论年龄,正是可造之时,而当时,这批人中的“四小天鹅”在国内也是名声鹊起,这批人被国内足球界翘首以盼,封名“崛起的一代”。
崛起的一代很快被证明,不可被迷信,那只是个传说。在他们回国的第二年,由他们为班底组成的国奥队,冲击悉尼奥运会失败,传说就此终止。十年以后,这批留洋六年,刚过而立的球员中,一半以上退役。剩下的人中,也处于“求生存,保饭碗”的境地。在中国足球历史回顾中,“健力宝一代”以苦涩为标记成为历史名词。
当然,历史回顾大都轻松,然而,我不知道,这一代人身上附着的昂贵的国家费用是不是轻松,以这代人的青春为代价的“人才培养思路”是不是轻松。
总结失败的教训,当年的教练曾说,“他们原本应该可以更好,但他们都没有按照在巴西时期的势头和路线发展,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足球大环境的问题。”
我不知道这是经验的总结,还是原本就该有的普通常识,有一首非常口水的流行歌的歌词就说过,飘啊飘,摇啊摇,无根的野草——无根的野草,结果只能是飘飘摇摇,这是流行歌都明白的道理呢。
- 2009-11-25规避留学风险要把好三道关
- 2009-11-17让留学告别沉重
- 2009-11-12留学“野鸡学校”小心被骗没商量
- 2009-11-11澳大学倒闭,敲留学警钟
- 2009-11-09澳国大学破产 国人留学破梦
- 2009-10-28海归低薪求职敲响盲目留学警钟
- 2009-09-01今日留学,为明日不受留学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