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借光识字”与“凿壁偷光”相提并论
但是,两者绝不能相提并论。匡衡“凿壁偷光”,主要因家庭贫穷,买不起蜡烛,只好凿穿墙壁引来邻家烛光读书学习。时过境迁,如今张亚芬的生存境遇与匡衡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她的三个孩子都已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可观的收入,俸养老人应该不成问题,但张亚芬不想过早地依靠子女,而是自食其力,当起清洁工。如此看来,她也就根本不需要借店家灯光来看书识字,张亚芬借光看书,主要是因为自己家里光线不好、环境不好。如果哪个家庭真贫困到点不起灯看书识字的地步,相信当地政府也不会视而不见,撒手不管的。
女清洁工“借光识字”仍然让我们感动,这主要源于她那种爱好学习的精神。我们说学习要趁早,但学习又是一个终身渐进的过程,任何时候学习都不为晚,毛主席在老年时仍然坚持学习外语,就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知识可以命运,但对这位清洁女工来说,她借光识字,并非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只是为了“开开眼界”。凭借自己认识的有限文字,能给读大学的儿女写信,已成了她的最大快乐和动力支撑。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有人如此专注学习,殊为难道。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清洁女工的“借光识字”,足可以与匡衡的“凿壁偷光”比美,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范例。
相关新闻
- 2010-02-08贫穷不是理由
- 2009-12-16教育不公,令“穷人教育”更贫穷
- 2009-12-14人们啊,能不能给贫穷一点慈悲
- 2009-08-26面对贫穷,我们应该相信这些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