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密集发文评论中国高房价,探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得失及未来的治理之道。比如,新华社从3月28日至4月2日,连续刊发六篇评论,话题涵盖土地财政、楼市泡沫、地产腐败及未来的对策等。而央视《新闻联播》亦在4月3日、4日、6日罕见地对国外房地产的情况进行播报,《人民日报》从4月1日开始以“追问中国楼市:民生三问”为题刊发了三篇报道,内容涉及地王、房价走势和预售制等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焦点话题。
按照中国特定语境下的惯例,大凡中央媒体就某个重大公共问题重点或评或报,一般是为下一步出台相关的政策营造舆论。这一次,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央视三大中央级媒体以“集体行动的逻辑”关注高房价,将其揣测为高层酝酿新一轮调控政策的信号灯,的确具有极大的合理性,但笔者认为,这种看法也许只是民间对房价问题的一厢情愿。
不可否认,自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中国房地产公共政策再次“拐入”调控周期之后,以“国十一条”为代表的政策组合拳可谓风声鹤唳,土地、金融、税收等政策紧锣密鼓地出台,相关部门亦加大了对房地产风险的监控力度。然而,实事求是地讲,各大城市的房价对于不断出台的打压政策视而不见,而且似乎在挑衅政策制定者的忍耐度,越打越疯,政策的反向操作指标使房地产调控政策陷入空前的尴尬和信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媒体本着良知和责任感,对失控的房价和失灵的政策表达焦虑,情有可原。君不见,凡是媒体,现在没有不谈论中国房子问题的,房子成为时下中国民众最有共同语言的话题。
因此,中央媒体的这种关注,和普通媒体、民众的关注并无什么不同,民众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中央下一步即将出台更强硬的措施让暴涨的房价回归理性。何以如此言之,理由有四:
其一,政策制定者对目前高房价的表态依旧模糊,大打太极,极尽模糊之能事。如果说在去年年底,考虑到房地产集聚的风险尚可控,明确打压房价会伤了经济复苏的基础的话,那么在当前房价明显不合理的情况下,我们依旧没有看到当局释放出明确的警示信号。很显然,政策制定者觉得还没有到真正下猛药的时候。
其二,综观相关部门的举措和表态,依旧不温不火,出台的一些措施毫无针对性。如果说在“两会”期间,一些部门的负责人所言的“对控制房价毫无办法”,“房价至少在20年内都面临上涨的压力”导致民众巨大不满的话,如果这个时候,真的要出台严厉的措施,按照中国的政治逻辑,相关部门应已开始了运动式的行动,但最近除了讨论得半死不活的物业税,除了各大银行似乎在收紧房贷利率,并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举措出台。
其三,春江水暖鸭先知。按照惯例,在房地产领域,如果政策有什么风吹草动,房地产一线的中介和开发商会有异样的举措,这和地震前耗子搬家、家禽躁动的原理是一样的。笔者记得,在去年9月6日,有关部门推行严格的网签制度之前,中介们早就得知并逐一告知潜在客户,敦促他们买房,听之者起码节税不菲。但是,笔者在清明前后特意到各大中介公司打探敌情,中介们一听我担心未来会出台严厉政策时,都笑了,而一些开发商中大腕诸如任志强等人,安居乐业,微博的微博,论坛的论坛,登山的登山,一片祥和气氛。
其四,媒体充当政策的方向标,在中国是有既定的方式的,比如《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的评论,比如住建部等相关部门的领导表态,再比如新华社的社论,而一般的“时评”,只可视为民意的“泄洪”通道,而不能视为政策的前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评论视为政策的方向标,甚至认为是集体“逼宫”,的确有点异想天开。相关媒体对于外界的猜测也明确回应,并不是高层授意的,而是“自选动作”。当然,媒体的集体焦虑,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高房价的危险让即使再不敏感的人都感知到泡沫破灭前的脚步,政策制定者对于这种关注,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的确令人担忧。
笔者认为,抛开调控政策本身的是非得失不论,单就当下的房价走势而言,没有一人不为此心惊胆战,即使感觉到赚钱赚得太容易的炒房客,也为这种疯狂的表现感到后怕。新华社等媒体的关注不管有没有授意,但其间折射出的房市危局,政策制定者却不能视而不见。
在笔者看来,未来政府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调控房价必须释放出明确的信号,并且,必须在给民众传递坚定的信号的同时,果断出重手打击投机行为。如果政策制定者不便于直接表态,亦可以借《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之口,果断预警风险,果断出手打压。回想当年,《人民日报》社论一出,资本市场惨绿,这种特事特办的方法,用在目前的房地产领域,相信其威力远胜于物业税等举措。(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