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国家预防腐败局在其官方网站推出《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调查问卷》,向全体网友调查我国因公出国(境)的现状。有学者就此评论说:纪检监察机关就反腐问题调查网友意见,这还是首次。
网友,即使是全国网友,也是无法把握、反馈官员出国的总体现状的。看过问卷的栏目和内容,应该说这个问卷所关注和考察的,其实是“网民对我国因公出国现状的认识与反应”;这一调查活动,其性质属于社会心理调查与民意调查。网民难以提供“情报”和数据,这个庞大群体对“深入了解我国因公出国(境)现状”并无大用,但他们并不乏感受或观点,而国家预防腐败局的问卷所起到的作用,是为网民的感受和认识提供一个表达的平台——如果民意愿意于此发布,这个平台就成为问卷发布方可以观察到的民意窗口。
再进一步,如果国家预防腐败局坦诚、真实地公布本次调查问卷的资料和结论,那么,网民对此问卷的回答就具有更大价值——因为这意味着,本次调查问卷最终公开表达了民意。
国家级纪检监察机关首次征询网友意见,虽说来得晚了一些,但毕竟不能说是件坏事。是的,在当今中国,怎样反腐败的确不是一个技术或理论问题,但是,无论官方懂不懂、行不行反腐对策,征询民意都是必要的,也该是例行的工作。至少,此类举措都有“低调敬民”姿态的展示,同时也再一次向全社会宣示其反腐决心。
可以肯定,在纪检监察机关一方看来,发布调查问卷,并非仅为表现决心和姿态的形式。将此举作为一项扎实有效的措施,指望此举将对被监管者起到震慑作用,想必也在问卷发布方的意图之中,在而后的汇报总结中,此事或可将作为“反腐倡廉X大实事”之一出现。不过,据实而言,在此事开头阶段还难说虚实如何,它既可以成一场虚幻,也可以变实事一桩。
倘若网民答了白答、说了白说,则势必加深公众对反腐败以及专项治理活动的失望情绪。时至今日,公众对反腐败中的虚情假意或花架子不屑已久,此情状造成这样一种严峻局面:任何一项反腐败举措的出台,都不可避免地面对信任危机与极大的操作风险。
观察几个著名论坛,网民对国家预防腐败局问卷的反应,可谓相当正面。在知识分子云集的凯迪社区,网民自发鼓动网友答卷的网帖,数小时内点击过万,跟帖非常踊跃。不少网友表示,“即使是填了没用,但我们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他们能看到、听到的声音,还是填一下好,让他们听到老百姓的声音”。
“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是否会影响对外开放?当然不会。因公出国(境)考察团组是否取得实效?基本没有成效。你所知道的因公出国(境)培训团组效果如何?出国回来无成效,培训自然无意义。造成公款出国(境)旅游最主要的根源是什么?制度问题。对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有哪些建议?制度改革,还权于民……”
根据网友公开的答案内容,我们整理出这些“网上主流意见”。也许,有些网友的回答和发言,并不是纪检监察机关喜闻乐见的,但不管怎么说,网民于此表现出的配合与回应,正从另一个侧面证明,问卷发布之际,民意尚有表达之需要。
“你如何评价当前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对这一问,机构早有引导。官方报道称“公款出国(境)旅游现象得到了初步遏制”,并列出了一大串“不完全统计”的数据给予证明。显然,相关机构非常希望获得网友的高度评价或较高评价。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网友对“已有显著成就”表示不满本是很正常的现象,从中可见国民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民主意识之觉醒。就事论事,公款出国旅游或公款国内旅游,这种事在一个正常的法治国家中本不该出现,只要一例尚存而不被法纪惩处、不被媒体曝光,国民不满的理由就已经非常充分。从公开报道的会议消息中可知,国家预防腐败局手里掌握着许多典型案例,也做过“内部通报”。不妨设想,若将这些案例公之于众,反腐败工作与专项活动的实效会更加明显。
- 2010-06-11不妨把“隐形富豪”摸底用于反腐
- 2010-06-01反腐风暴里隐藏着权力内讧
- 2010-04-08“性爱日记”纠结了多少反腐悖论?
- 2010-04-19药监局“地震”:“变通”式反腐行不通
- 2010-03-28建再多的“贪官馆”也无益反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