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许多报道称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GDP大国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日本新华侨报》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日本青少年综合素质高于中国,这一认识同样引发国内一定反响,进而关注中日青少年的素质较量。如何使中国青少年的素质赶上日本,不仅是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问题,也是全社会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更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
康有为说:“近者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战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 中国人传闻,日本把清朝的甲午战争赔款用于教育,不乱花一分钱。虽然言过其实,但日本重视教育的确大动血本,且受益匪浅。1907年,日本在世界率先普及6年义务教育。清朝实行《钦定学堂章程》,完全学习日本教育体制,连体操口令也用日语。如今,日本初等教育入学率为100%。若论中等教育,日本人的入学率为99.5%,居世界第一;大学入学率为60%。占GDP3.5%的教育投入培养99%识字率的国民。
最近,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了201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亚洲地区排名最高的是日本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分别排在第20名和第24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次双双进入世界前200名,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5所大学排在第201-300名。相比于国家综合发展以及城市排名,中国的高等教育和日本差距更大,尤其是在人们心中被奉若神明的北大清华竟然如此靠后,不能不让人们保持冷静。
中国人把独生子女称为“小皇帝”,过度溺爱,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中国历史上大多小皇帝的确四体不勤。而日本皇太子裕仁、明仁、德仁从小与父母分居,步行上学,接受严格的素质培养,均会音乐、外语、剑道、柔道、马术、游泳,都博学多才,意志坚强,平易近人。鲁迅十分推崇日本重视儿童事业的做法,他称赞日本孩子聪明活泼健壮,而中国孩子横暴冥顽死板,他愤怒地控诉封建礼教残害儿童,并借“狂人”之口喊“救救孩子”。 日本教育培养的不仅是会识字的国民,也是身体素质好的国民。
1993年,孙云晓一篇反映中日青少年素质差异的报告文学《夏令营的较量》在中国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了一场中国教育的大变革。这17年来国家已把素质教育作为国家的一个主体教育思想。孙云晓认为,当前中国的高中生的确是比日本的高中生更有自信、更有理想,学习也更努力。但从整体素质、综合素质看,还是日本的青少年素质高一点,许多中国学生,读小学时讲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上研究生时却在搞宿舍卫生评比,重新学习文明用语、不随地吐痰。
尽管中国在GDP上已成为世界第二,但是中日两国较量的基础是人才,未来发展的基础是青少年的素质。
- 2010-06-03现实的青少年暴力并非来自“拳打镇关西”
- 2010-01-07采用心理学治愈青少年网民食黄心病
- 2009-11-19青少年杀人案件值得个案研究
- 2009-09-22从少女碎尸父母案看青少年成长
- 2009-06-04青少年灵魂禁毒更重要
- 2009-01-18美国青少年的政治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