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大一艺术系本科毕业生小陈在面试一家地产商营销岗位时,面试官直接问她会不会喝酒,还说出因工作需要,上班时必须穿黑丝袜。这让小陈当场被雷倒。(《海峡导报》12月13日)
郭杨阳:“灰色技能”是对人才环境的污染
眼球经济时代,员工招聘要在T台上进行,去招聘的要是美女员工,与客户打交道,也讲究酒桌文化。之前的许多盛行于事业单位的“灰色技能”也被现代企业移植过来了,只是,这样直接地强调“灰色技能”,就一定能让自己的企业吸引眼球,充满活力吗?
比起事业单位,残酷竞争、能者多得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企业之于事业单位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企业也转而重视起了“灰色技能”,他比起事业单位的优势恐怕也在一点点磨灭。而以此招聘员工,恐怕任何一个有真才实力、有远见的员工都会敬而远之。同时,那些在企业内部强调灰色技能的单位,长此以往难免形成“不务正业”的状态。如此,强调“灰色技能”无疑是企业给自己脸上抹黑。
同时,从总体的人才环境出发,对于“灰色技能”的全民性推崇,不仅违背企业“招贤纳士”的招聘初衷,长此以往,更容易形成对于人才环境的污染。试想一下,当“灰色技能”成为事业、企业单位的共识,还有哪个应聘者不急忙跟进?而这些灰色技能,在本质上是不会优化人才的素质,对人才的素质提高时提供不了有益帮助的。
过分地、明确地强调“灰色技能”, 不仅是给企业自己抹黑,实则是对“企业形象”和“人才环境”的双杀。
观点PK
随着职场各种“潜规则”的不断曝光,大家对面试官的一些提问似乎显得过于敏感,比如新闻中的小陈,一被问“会不会喝酒”,能不能接受上班“穿黑丝袜”就打了退堂鼓。笔者以为,对此不必大惊小怪。
“上班要穿‘黑丝袜’”之所以遭受非议,笔者认为是大部分人想“歪”了,文雅点说叫“曲解”。如果把“上班要穿黑丝袜”这句换成“上班要穿制服”,恐怕就不会惹来流言蜚语了吧。眼下,销售类、服务类等岗位女员工的工作服一般是便西配裙子,一般企业要求上班穿制服也是合情合理的,何况小陈应聘的是一家知名的地产商。假设公司要求必须穿“黑丝袜”以统一着装,恐怕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
上班要穿“黑丝袜”之所以让应聘者尴尬,一方面是应聘者(或者说是大多数人)错误估计了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另一方面还要怪面试官不会说话,考验交际能力不一定要问“会不会喝酒”,规章制度也可以换种说法,“上班必须穿黑丝袜”改成“上班必须穿制服配黑丝袜”,这样不就容易接受得多了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