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新国标合理与否需要用事实说话
www.fjnet.cn 2011-06-22 18:26  萧善匀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日前牛奶行业举办的内部研讨会上,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我国现有的奶业标准全球最低,主要是因为被个别大企业绑架;而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丁木德则认为,制定牛奶质量标准要从国情出发,主要是考虑到农民散养奶牛的环境现状,照顾最大多数奶农的利益。

国内72%奶牛都是散户饲养,所以必须"照顾最大多数奶农的利益"。这是政府对"把标准降低了一下"给出的官方解释。但事实上,散户饲养仅仅是生产不规范,且成本相对规模化养殖较高,但并不等于不能生产出优质牛奶。但奶质的提高必然导致成本的增加。奶农想要不亏本,只能指望奶制品生产商提高牛奶收购价,随之而来的则是下游零售价格的上涨。但目前我国居民的一般收入水平还不足以支持普遍的优质奶品消费行为,直接抑制了零售奶品价格的上涨空间。零售价格无法上涨,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不肯在牛奶收购价上让步。用低质牛奶的收购价要求奶农提供优质奶,显然有违公平。于是为了不亏本,奶农开始往牛奶里掺假,商家对这种变相提高牛奶收购价的行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白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毒奶粉风波中许多知名企业也纷纷落马。为什么当时蒙牛老总会拍着胸脯保证销往香港的奶制品绝对安全。不是蒙牛对香港人民爱得更为深沉,而是因为香港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足以支撑优质牛奶的生产消费成本。

人人都想喝好奶,也知道高标准的牛奶更有营养。但一个动机良好的标准设计如果脱离现实,即使政府再加大监管国度也无法取得理想效果,更易在食品安全中埋下未知隐患。正是基于安全优于质量的认知,政府的乳业新国标将生鲜奶源的蛋白质含量从原来的2.95%下调至2.8%,细菌总数从50万个落菌单位上调至200万个落菌单位,保证居民可以喝到虽然不够优质,但至少对身体无害的牛奶。与标准过高逼奶农和商家合谋造假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相比是次优选择。此外奶业标准低并不等于放弃了对优质奶的追求。据了解,我国正在修编奶业振兴规划,奶源基地布局成为重要内容。这一举措将直接改变奶牛饲养不规范,成本过高的现状,从而奠定改变我国奶业标准偏低现状的经济基础。

政府的乳业新国标有其合理性,但不等于无可指摘。因为奶牛品质,饲养环境和生产工艺的差距,我国的乳品标准无法与国际标准3.0%看齐,但现实差距是否与标准差距相符?蛋白质含量2.95%是差距,2.8%也是差距,为什么弃前者选择后者?我国与国外奶业各方面的差距在哪里?有多少?需要朝什么方向努力?新国标制订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没有具体的客观事实和数据的对比与公开,简单含糊的一句国情如此显然难以服众。

重建公众对国产奶粉的信心,首先必须重建公众对国产奶业标准的信心。无论是大企业绑架奶业标准的诛心之论,还是奶粉标准符合国情的自说自话,都比不上客观透明的事实与数据对比更令人信服。可惜这方面一直是乳品新国标制订和宣传的短板。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