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学术中伤比造假更恶劣
www.fjnet.cn 2011-08-29 09:28  毛建国 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针对该校落选院士曹谊林“人耳鼠”造假一事,专门召开发布会并澄清称,曹谊林的裸鼠背上再生“人耳软骨”的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是真实的。(8月28日《华西都市报》)

曹谊林因“人耳鼠”而被外人所知,这只长着“人耳朵”的老鼠与克隆羊一样,曾震惊了国际学术界。但在今年6月23日,有媒体刊发文章称,曹谊林昔日与现今科研搭档联袂现身,直陈其学术不端,展示的“人耳鼠”是假的,并称骗取国家3亿科研经费。这对曹谊林影响巨大,一个直接后果是,在最新公布的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中,曹谊林落选。

为了自证清白,从今年6月21日开始,曹谊林就开始重做“人耳鼠”。8月14日,上海交大组织了相关领域4名院士和几名专家成立学术鉴定委员会,鉴定结果表明“人耳鼠”的技术是真实和成熟的。而且,经过国家审计署的调查审核,曹谊林经费使用没问题。天已大亮,真相既白,事件可以告一段落,但并不能就此终结。因为我们实在不知道,当初面向曹谊林的质疑到底为何而来?

科学离不开质疑,但质疑本身应该是科学的。换言之,质疑者应该拿出真凭实据,而不能信口雌黄。如果不能按照科学的规矩来质疑,那么就不是质疑,而是中伤。一定意义上,学术中伤比学术造假还要严重。学术造假毕竟躲在暗处,还有着一定的理亏和心虚,但学术中伤却把学术无德赤裸化、恶劣化。任由学术中伤猖獗,学术领域将会沦为学术江湖,只剩下人与人的争斗,而没有科学应有的正直与严谨。

现在,相关方面已证明曹谊林没有学术造假。那么,当初的质疑者就应站出来,把证据摆出来、让公众看看,当时的争议到底是纯粹的学术质疑还是龌龊的学术中伤?如果质疑者手有证据,能够证明疑之有理,那就应得到理解和支持。反之,质疑者就难逃学术中伤嫌疑。

公众实在不愿相信,学术圈会混乱如江湖,让人不敢涉足;遍布关系网,让人无法自处。学术中伤已击穿学界底线。既然曹谊林已被证清白,现在的矛头就应该指向质疑者,到底有没有学术中伤?这不仅是对曹谊林落选院士的一个交待,也是保持公众对学术圈基本信任的一个前提。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