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多次侵权引争议 上市是否需审视道德?
www.fjnet.cn 2012-05-08 17:22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上市归上市,文化批评归文化批评 此外,《知音》还遭人诟病不已的是“知音体”以及其所代表的特殊文化现象。 早在2007年,网上就曾涌现大量“知音体”比对式创作,充满戏谑和嘲弄意味:如将《红楼梦》改名为《包办婚姻,一场家破人亡的人间惨剧》,将《卖火柴的小女孩》改为《残忍啊,美丽姑娘竟然被火柴烧死的惊天血案》。当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专就此撰写了一篇 《知音体与低端文化商品的生产和消费》,表明“对具有如此巨大影响力的杂志缺乏有效的批评,是批评界的失误。直到年轻的网民们用他们奇特的方式发言,才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自1985年1月创刊至今,《知音》坚持以情感类文章为主吸引读者,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有评论评其为,这是一本草根杂志,是关注普通老百姓爱与恨、情与仇的一种大众消费文化。其读者主要是什么人群?张柠分析认为是“以中小城镇中年妇女为主的读者群”:“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循循善诱,有控诉、有劝说……"拍案惊奇"的开头,最终都有光明的尾巴。这种带有农业文明趣味的叙事,塑造了大批消费者。生活平淡无奇、毫无起落的中小城镇的女性,靠阅读别人的悲欢离合故事度日。” 不过,张柠没想到,在关于“《知音》上市”的喧嚣热议中,他竟然因上述观点在某媒体的叙评中成了支持知音派的代表。昨日,张柠告诉本报记者:虽然他一贯对大众阅读的价值评判相对宽容,认为在评价大众阅读时应该放下针对专业学习的判断标准,不能“一棍子打死”,但对于“知音体”,他持鲜明的批评态度,并认为已经超越了品位高低的范畴。 他总结了以《知音》为代表的杂志两大特点:一是将新闻性和故事性结合在一起,成功地打了一个新闻和文学的擦边球,导致读者将虚构故事当真实,真实故事当虚构;二是将道德训诫、谴责当代“陈世美”的“意义”生产与“商品生产”结合在一起,成功地打了一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擦边球。在他看来,“这种情况很像18世纪初期欧洲的大众文化生产,专门盯着一批有闲的女性读者,利用"城乡空间差"、"信息时间差"敛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吃智商差"的办刊思维将会寿终正寝。” “但我必须要强调,我的文化批评,不涉及任何对其是否应该上市的判断。那不是文化批评的领域,我不会评价。”张柠说。显然,“上市归上市,文化批评归文化批评。”时至今日,这一点,对资本市场业内人士而言属于常识。 同样,不是所有人都爱看《知音》,却也不意味着任何人就因此有了以道德或品位之名阻碍其上市之路的权力。当然,读者群体确有成熟成长的空间,媒体也确实需要随之不断提升。诚如张柠所言:“希望能看到更多大写的人、大写的媒体,希望他们不再缺失判别力和提问的能力。”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