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迷失比学生道德迷茫更可怕
www.fjnet.cn 2012-05-31 21:27 徐云鹏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9日,武汉下了一整天的暴雨,位于江夏区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2号教学楼进出通道被淹,不少学生卷起裤脚直接趟水而过,但有的女生很犹豫是否要脱鞋趟水。这时刚做完教室卫生的清洁工吴秀英主动上前,将几名学生背到教学楼。这一幕被一位老师看到,拍下照片后发到微博上,并引发热议。被背女生遭到众人指责,甚至上升到“道德沦丧人性泯灭”的地步。在板砖横飞中,“大学生励志网”官方微博删除了此条信息。 清洁工吴秀英的善举着实感人可爱,而被背的学生当时也可能有具体情况,甚至是难言之瘾才不便趟水,未必就与“娇气”“自私”相关,舆论也不必小惊大怪,妄加指责,更不该一下子上升到道德审判的高度。如果说非要从中寻出某种“必然性”来,真正值得认真拷问应该是大学的终极教育目标是什么,究竟让学生学习什么? 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在教育目标上,许多中国人是相当模糊的,甚至根本就不懂教育是什么。他们只是简单地把“教育”理解为“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掌握”,目的就是追求和交换“经济利益和权力的好处”。由于中国社会以知识灌输为主,以升官发财为目标的“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家长和孩子们最远大的教育理想,最宏大的教育目标,就是“让孩子考上好大学”,为此而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因为考好大学意味着将来能够找个更好的工作,谋份更高的薪水,过上更体面的日子。说穿了,教育不过是满足嘴和脸的需求罢了。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让学生学会思考。耶鲁也好,哈佛也罢,这些学校都特别处处强调思维和思考的教育模式,强调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强调过程的教育,教师教给学生的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训练,这种教育可以让学生们终身受用不尽。在西方的知名大学里,学习的内容根本就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学习。因此,老师的思维引导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耶鲁大学认为:某种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愿望,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这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显然,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们的思维和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拥有学习的方法和能力,这才是真正最有价值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说明,学习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比学习内容更重要。 由此再回到清洁阿姨趟水背大学生这件事上,当时之所以有很多学生都拒绝吴秀英的好意,说明她们尽管处在“当时情况突然”中,仍不失自己的基本思考与判断:“不能麻烦吴阿姨。”而那几名在吴阿姨“强烈要求下”被背过去的学生,除了自身的具体情况外,恐怕也与她们平时养成的遇事不善于“过脑子”的生活习惯相关,甚至根本就不加思索接受对方的好意了。背与不背的差距,恐怕就在这里。 其实,教育目标迷失比学生道德迷茫更可怕、更具危险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促进抱大的一代大学生“长大成人”,就不能停留于学习了什么,而应致力于学会什么。不只是需要明确学什么,更应当知道怎样学,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大学要时刻牢记:培养具备较强生存能力和创造性的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高校教育除了学识教育、培育爱心与善良的品德教育外,还应该做到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敢于冒险、坚韧不拔”等意志品德,这样才能在学校不闹笑话,走向社会适应需要。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