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积分制值得借鉴
www.fjnet.cn 2012-06-01 16:57 甘满堂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福建省公安厅出台了更宽松的流动人口落户政策,政策规定:有稳定住所或办工商执照的可落户县(市)城区以外建制镇;居住证满2年或在居住地纳税满1年的可落户县(市)城区。另外,劳模、见义勇为者或高职称、高技能人才准入门槛更低。同时又规定,以上落户政策不包括福州与厦门市。 在中国,大城市意味着工作机会较多,收入水平较高,社会福利与教育水平也较高,因此,多数人都想到大城市落户。如何适应这种需求?受承载力限制,福州、厦门两市暂不可能实施低门槛的落户政策,不过,借鉴广东省的流动人口积分落户管理制度,有选择地吸收流动人口落户,则是可行的。 广东是我国拥有外来工最多的省份,经济持续发展离不开外来工。为了鼓励优秀外来工长期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自2009年初以来,拥有110多万外来人口的中山市,在全国率先推行流动人员积分入户制,累积的分值可以换得城镇户口或子女入学指标。这项积分入户制度现已在广东全省推开,得到各方面的好评。 中山市流动人口积分入户制度就是制定一个指标体系,给外来工评分,积分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可以落户,或得到子女享受城市义务教育的权利。积分入户指标由3个一级指标构成,即基础分、附加分和扣减分。这3个一级指标又细化为20个二级指标。基础分指标包括个人素质、工作经验和居住情况3项内容;附加分指标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急需人才、专利创新、奖励荣誉、慈善公益、投资纳税等10项内容;扣减分指标包括违法犯罪和其他违法行为两项内容。从实施的结果来看,这项制度让外来工有机会享受地方社会保障与子女义务教育待遇等市民权利,不仅有利于留住优秀的外来工,而且可以引导外来工做一个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的好公民。另外,流动人口加入积分制管理,可以密切与社区的联系,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 虽然积分入户制不能解决所有流动人口市民权问题,但这项制度使户籍制度由整体性排他变成选择性排他,使高素质、高技能外来人口有机会落户,这符合社会进步所需。虽然这项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选择,但舍此似乎还没有更好的选择。现在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内的许多地方都在尝试此举,但存在大城市门槛过高、中等城市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如北京每年向外来工开放100多个入户指标,对于400多万外来工来说是杯水车薪。中山市每年有3000多个入户指标,现有外来工凭积分申请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非常多,指标供不应求,但新的申请入户者较少,入户指标宽裕,究其原因,有些外来工怕落户后失去家乡的承包地。 近年来,福建省在流动人口管理与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县级市对流动人口落户条件相对宽松,但地级市要求较高。以福建省县域经济最发达的晋江市为例,2009年初,当地政府就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准予办理落户:“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在晋江市连续居住并办理暂住证满五年,与企事业单位依法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实际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已满三年,无违法犯罪记录;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在晋江就业并与企事业单位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实际工作满三年的。”对于晋江近百万流动人口来说,他们大多数暂时还不想落户晋江,而是希望以流动人口身份享受更多的市民待遇。为顺应这种情况,2011年7月,晋江市出台全新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规定持有该证的流动人口可享受22项市民待遇,其享有市民待遇之多,超过广东省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所规定的10项待遇。不过,晋江市申领门槛稍高,要求申领人“在本市参加社会保险3年以上”;对于不符合申报申领居住证的,可领取临时居住证。广东省则没有临时居住证制度。福建省针对外来工子弟入读公办学校的政策,是采取就近入学的办法,但前提是公办学校要优先解决本地学生入读,有空余指标再向外来工子弟开放。在市区公办学校中,由于空余的指标少,申请入读的外来工子弟多,则采取电脑派位的方法,不考虑学生家长的教育程度、职业与技能情况。虽然这项办法较公平,但对于促进外来人口更好地作奉献,激励作用似乎有限。 据“六普”资料,我省拥有430多万外省籍流动人口,大多数分布在福州、厦门与泉州等沿海大城市。在当前创新社会管理的进程中,我省可积极借鉴流动人口积分制等有益经验,让更多的外来工有机会更好地享受市民待遇,激发他们为所在地发展服务的热情和干劲。(福建日报) (作者系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