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阅读名著成为一种奢侈
www.fjnet.cn 2012-07-19 12:33 马长军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11671人进行的调查显示,56.0%的人坦言“读图时代”导致越来越多青少年远离名著。(《中国青年报》7月12日) 青少年喜欢看图文书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实现在成年人对图文书也青睐有加,成年人不爱文字爱图片,成年人阅读好象进入读图时代。这很让人怀疑,那么多的成人是不是怀旧到真要回到童年了?也许很多人真的觉得现实生活乏味到需要用童趣来点缀? 这是一种很有些尴尬的现实。很多人几乎是懒得读书了,大部头的经典名著已经很少有人抱了,即使阅读经典名著也很多属于浅尝辄止,有的干脆只读简介或者“导读”之类就算读过名著了。一眼就能看完的文章拥有的读者越来越多,图画更容易吸引眼球。不是么?这是一个一切都要炫目的时代,广告文化就是一个最佳例证。图像比文字描述更直观,更易于“看懂”而被人们接受,而且具有比文字大得多的冲击力,强烈地揪住了人们的的视神经。信息的爆炸在使人们眼花缭乱的同时,也吓着了很多人,逃避复杂选择简单成了一些人挂在嘴角的梦想。工作竞争的紧张和生活压力的沉重,更使得人们渴望放松,渴望给头脑放假。而既要有耐心,又要有点想象力的纯文字阅读往往比较费神,本想休闲的人们恐怕是不愿“自讨苦吃”了。读图就轻松多了,当人们无法从生活中感受快乐的时候,不太费神而又幽默的图画至少能叫人挤出几声笑来。 尽管反复有人呼吁国民重视阅读,还不断推荐各种“必读”书目,国民阅读率依然不见提升,反而一再走低。有人倡导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事实有目共睹,我们的生活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图像文化——尤以电视文化为代表,已经控制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孩子看动画片,女人看电视剧,男人看足球直播;看新闻,看晚会,看娱乐,看旅游,看法律,看广告……看不完的节目,换不够的台,图像文化大张旗鼓地向人们的血液里渗透。结果呢?读书离生活越来越远,眼镜成了生活甩不掉的累赘。 文字,这种几乎任何图像文化都离不了的最基础的文化形式,以主角的身份赢得的却是人们眼里配角的地位,在网络时代就愈加不幸,不仅被肆意篡改,甚至干脆被符号和图像取代。曾经有人提出文学要与影视联姻,可人们都挤着看影视新娘,把文学新郎踩到脚底下了。比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同名电视剧都热播了,可热读原著的有几个?弄得除了四大名著外,不少人好像不知道中国还有别的古典作品。小孩子读唐诗宋词背诗经离骚念论语史记时有所闻,那叫“继承传统文化”,成人们呢,摸都懒得摸,继承过了? 如今是一切一览无余,一切显而易见,即便连纯文字描述也直白甚而露骨,一点想象余地都不留,什么含蓄什么委婉统统都成了“远古文物”。一张光盘可以容下数百万上千万的文字,却只能刻入几部电影,描述同一内容,图像比文字需要的空间大得多。道理大概差不多,如果脑袋里装了太多的图像,留给文字的地盘恐怕就要少一些,会不会把思想也挤得靠边站? 我难道是杞人忧天吗?一方面大家都说要开发想象力,另一方面大家好象都不大相信自己有什么想象力。人们常常说忙啊叫累啊,把读书当消遣,读书时越来越不愿动脑筋,前面读后面忘,一点都不肯想象,书越读越没味,于是干脆不再读书。而读图文书或者看电视就不一样了,一眼望去,尽收眼底,无须苦思冥想也百思不得其解的烦恼。所谓要发挥想象力只是说给人听的,看到别人“替”自己想象出来,乐得其成,坐享其成,自己也就解脱了没有想象力的“包袱”。沉浸于图像文化,什么事都急于求成,根本就不给自己留一点想象的时间,想象力由放弃而匮乏而堕落了。一句话,图像文化遮蔽了人们思考的天空。 也许读图流行不过就是一阵风,但我们不能反思,阅读经典名著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的,但如今的青少年有几个不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喘息?他们哪里有时间去读经典名著?而本该言传身教的成人们又总是找各种借口远离经典名著。难道阅读经典名著要成为一种奢侈生活吗?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7]拿什么拯救尘封的乡村阅读
- [ 07-13]就这样被“浅阅读”征服
- [ 06-29]缺乏优质阅读何来德性
- [ 05-23]“网上免费阅读”对读者并非利好
- [ 04-25]民间阅读潮流的兴起
- [ 12-14]终结“校车悲剧”的新闻阅读疲劳
- [ 11-24]“试卷阅读机”别成“临时工”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