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新闻评点 > 正文

引进专业社工解决员工精神健康问题

www.fjnet.cn 2012-09-05 11:29  甘满堂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80后青年是农民工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笔者在企业调研时发现,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有些青年员工沾染上了一些不良嗜好,如烟瘾、酒瘾、网瘾、赌瘾等。这些不良嗜好,不仅使他们在经济上变成“月光族”,而且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和企业的正常生产。一些染上网瘾的员工,由于休息不好,很容易发生工伤事故,给员工与企业带来损失。如何帮助他们戒除不良嗜好,企业管理者需要引起重视,而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给予个案或团体帮扶,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一个好办法。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企业都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机构从事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为员工排忧解难,如帮助戒除不良嗜好,协助解决婚恋、家庭纠纷等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国有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削弱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机构作用逐渐减弱,员工的人文关怀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民营企业情况更不乐观,长期以来,不少企业只注重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忽视员工的精神福利,不关心他们下班之后的生活问题,导致很多意外事件的发生。2010年深圳富士康公司发生14起员工跳楼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据调查,这些员工都是80后的年轻农民工,跳楼事件是由于他们工作强度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与人交流偏少以及遭人歧视等原因引起的。富士康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的思考。后来,深圳市政府向富士康公司派驻专业社会工作者,协助企业解决员工的精神健康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为专业化、科学化的助人事业,社会工作介入工业领域在西方国家已有近百年历史。20世纪初,美国工业界酗酒成风,严重损害工人健康,消极怠工和意外事件等时有发生,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在企业的赞助下,一些专家开始帮助员工解决这些问题,“解决工业酗酒方案”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问题、酗酒问题、婚姻与家庭问题越来越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绩效和企业的生产效率。为此,社会工作专家与心理学家合作推行了一系列服务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员工帮助计划”即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该方案是一种集综合性、教育性与诊断性于一体的服务方案,由具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实施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员工解决个人和家庭问题,使他们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经济起飞,也引发诸多劳工身心健康与权益保护问题。为回应员工的需求,社会机构开始介入处理员工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不仅仅满足劳工个体层面的发展需求,如就业培训辅导、戒酒治疗、心理健康咨询等,还积极参与劳工群体的权益维护,为劳动争议解决提供辅导,有效密切了劳资关系。

目前,在企业社工服务方面,深圳市走在了前面,一些企业主愿意接收社工入厂,希望专业社工能帮助企业解决职工的精神健康问题,并协助企业更加有效地留住员工。专业社工驻厂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案与团体活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开发健康向上的休闲生活。例如,帮助员工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恋爱婚姻家庭计划,可以使员工消除生活上的迷惘,树立科学的人生发展目标。社会工作者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举办体育竞技、娱乐联谊、素质拓展等团体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这不仅可以使他们摆脱“上班时无精打采、下班后无所事事”的状态,避免他们因枯燥、无聊而养成一些不良嗜好,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通过协作、竞技来结交更多的朋友。同时,这些团体活动还可以发掘青年特殊的才能和潜质,激励他们将个人闪光点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通过企业社会工作者的努力,问题员工的一些不良习惯改变了,工作热情与工作效率提高了,企业的归属感随之增加了,企业员工流动率也降低了,实现劳资双赢。

企业社工服务的发展,需走上从政府扶持、政府和企业共同分担,直至企业出资购买之路。在国外,不少企业的工会出资聘请社工为企业员工服务,这一模式值得我国企业的工会借鉴,同时地方政府工会也应积极介入,可以拨出一部分经费用于购买社工服务,定向提供给急需社工服务的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员工的精神健康问题,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健康发展。

(作者系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