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没有国标便可心安吗

www.fjnet.cn 2012-11-21 08:33  肖  畅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日前,一则“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倍”的传闻传遍整个白酒行业。传闻出现时,就有质检机构介入调查,但至今尚无定论。而在11月19日,中国酒业协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说,全国白酒重点企业的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指标都低于食品标准值。

去年酒协就在行业内部发文称超标现象普遍存在,如今接受采访时又称这已是过去式。我们到底能不能相信酒协的说法?

媒体的调查更全面的展开,但问题显现了更复杂的一面。汇总一下各方说法:其一,“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倍”根据的标准是卫生部551号文件,这份文件给予的限量值针对普通食品,却不专门针对白酒,在业内不算权威标准;其二,塑化剂并非人为添加,属于“特定迁移”;其三,目前针对白酒塑化剂的检验方法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其四,现在根本就没有白酒塑化剂的国家标准。总之,从这个行业规则的角度出发,各方都有雄辩的理据。

研究检验方法,构建质检体系,确立国家标准,这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但是不是有了这整套规则食品就一定安全?有人吃出了问题,有轰动的案例,食品行业大致上还能做到无条件的思过与改进。没出问题,一切又都仿佛是有条件的,技术上、标准上乃至国情上都有各种客观障碍,厂家、协会、质检部门都按行业规则办事,产品反正合格就行,影不影响身体不用谁来考虑,正面的回应与解释都没有,责任都挂靠在了这套规则上,仿佛没人感到良心不安。

塑化剂超标是否事实?我们似乎已找不到答案。没有国标,何来超标?通过检验都难以确定,你又如何发现超标?何况,这不存在人为添加,塑化剂乃“特定迁移”产物,那就是说,白酒在生产、运输、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可能接触与产生塑化剂,这是自然现象,无法避免,问题就这样被自然分解与一层一层稀释,一切隐患虽然向消费者累积,责任却可能找不到终端。

我们建立食品规则来确保安全,现在规则却成了安全的替代品,好似符合规则就等同于安全,合格生产就等同于生产安全产品。尽管规则有各种亟待改进的地方,总免不了被问题推着走,但那也不过是规则自身有暂且无法避免的客观障碍,而我们的身体总要付出难以避免的代价。这就是现在一些食品行业对各自规则的功利理解,良心被一套人人不必为之负责的规则代理,然后各自用科学、专业的说法将公众的质疑排斥在门外。

三聚氰胺事件以来,食品标准不断改善,技术不断加强,这背后的一套生产、监督规则都在强化中,这是事实。但遗憾的是,这些有限进步总在以人的身心健康切实受损为代价,我们少见这套规则预先发现与防范了问题,面对新的隐患与质疑,国标缺位、技术不完善又总是反复呈现的理据。

必须认识到,新的食品问题总会继续出现,无论食品标准、检测技术多么发达,都将面临新的改进。如果只是就标准谈超标,就技术谈责任,多么完善的规则都不足以确保食品安全。食品行业检验着一个社会的基础道德,它确保整个社会对食品安全有着足够的敏感,而非利用一套毫无敏感度的规则分散风险,切割责任。规则建立于人心、道德之上,但如果基础道德面临溃散,问题总是防不胜防。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