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食品安全标准: 一种现代性困境

www.fjnet.cn 2012-11-22 08:23  杨于泽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一则酒鬼酒塑化剂超标两倍多的消息震惊国人,中国酒业协会振振有词地说,凡是白酒都含塑化剂,但均未超出卫生部相关规定的限值。也就是说,只要您是喝白酒的人,您就喝过塑化剂了,但身体健康安全着呢。

所谓卫生部规定的限值,就是食品安全标准。就营养成分而言,是保底的含量,不能再低;从添加剂来说,就是上限,不得更高。产品符合安全标准,就可以合法销售,大家吃着也可保无虞。消费者知道产品有有毒成分,但必须视为合理合法。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食品安全标准一方面控制了有害物质的上限,也就给了不法商人人为添加的合理借口。含量高了固然违法,但在安全标准以内,似乎就可以“有理走遍天下”了。塑化剂、三聚氰胺之类,本来不是食用物质,但按照安全标准,食品里可以有一定含量。理由是存在“环境含量”,它们充斥在空气、土壤和水里,必然循环进入食品中。食品里查出有害物质,就不仅合法,而且可以振振有词。

与此对应,出现了“少吃无害”论。2005年苏丹红在全世界成过街老鼠,卫生部曾发布一份《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称“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致癌的可能性不大”。现在有专家论证,按照卫生部的限值,一个人得每天喝2公斤到10公斤白酒,所摄塑化剂才会令酒徒致癌或中毒。

少吃无害,在专家看来,就是一个真理。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数万名科学家常年忙着实验、比对、分析和论证,再加上律师、社会学家等专业人员把关,以确定一项标准的那个极限。既然存在“环境含量”,人们不可能完全不摄入有害物质。由于科学的担保,事情起了变化,没法不吃变成了少吃无害。

但传播学规律决定了,知识与认知会在社会传播中变形,并被人为扭曲。少吃无害是一种专业判断,但商人喊完口号就以为,少吃无害意味着消费者可以吃,产品中可以添加有害成分。要注意的只是不超过限量,或者不被查出来。如果政府没有安全标准,他们更要大胆添加。所以三聚氰胺被添加到乳制品中,又有人把塑化剂用作“陈化剂”,以制造酒类挂杯的效果。

在消费者维度上,相关知识和认知则在社会传播中发生了另一种扭曲:任何产品一旦检出有害物质,大家马上斥之有毒有害,而不会关心它“未超过限值”。也许科学值得尊重,但人们有理由憧憬食品完全无害。乳制品传出坏消息后,很多人发誓不喝奶,或者只买洋品牌。现在又有很多人发誓不喝白酒了,酒企市值一日蒸发近328亿元。

于是结论似乎是,安全标准是政府监管的尺度,却未必是企业的市场通行证。产品或许无法做到纯之又纯,但总得律己以最高标准。比如像白酒企业,本来用坛坛罐罐好好的,何必要用塑料桶、塑料管?图了个一时方便,突然企业就垮了。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