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官员下乡自带干粮如何监督是难题

www.fjnet.cn 2013-01-07 15:49  何  勇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贵州省4日做出一项新的规定,省委省政府和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到乡(镇)、村调研一律自带干粮、方便面,不给基层增加负担。(1月6日新华网)

官员下乡自带干粮其实是中共党人的老传统,曾经有首歌谣就充分反映了当年苏区干部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优良品德,“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走山路,夜打灯笼访贫农”。贵州省为进一步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要求省级机关部门领导下乡自带干粮、方便面,其实就是做群众工作传统的一种回归,是要让省里领导在走下基层的过程中暖民心,重建老百姓的信心,同时减轻基层负担。

不过,作为乡镇政府公务员,以笔者对于基层招待的了解,官员下乡必自带干粮规定最大的难题就是监督困难,这很难让群众相信省里干部下乡都吃方便面,自带干粮下乡的规定缺乏政策落实基础和条件。

官员下乡自带干粮,只要新闻镜头一曝光,老百姓就能看见。但是,官员是不是在下乡过程中就一定选择食用自带的干粮,公众不知道,这一点很难监督,不可能让官员吃饭过程都上新闻。

另一方面,规定官员下乡自带干粮,不增加乡镇的负担,但是承担招待下乡省里领导的任务可能不是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而是市县政府。实际上按照当下层级管理体制,一般是逐级招待,省里干部下乡,乡镇政府基本上没有招待资格,乡镇想招待省里领导,市县政府也根本不同意,不给乡镇政府这个机会,招待省里领导的任务基本上由市县承担,乡镇主要负责人最多享有作陪资格。从这个角度说,官员下乡自带干粮,可能沦为官员带着干粮去了乡镇,溜达一圈,在电视镜头前吃一顿方便面,作秀一把,然后回到城里,接受市县的奢侈招待,并且成功规避下乡自带干粮政策,更何况真正下乡的省里干部一年也没几个。

事实上对于乡镇政府来说,招待任务最重的不是招待省里领导,毕竟这样的招待机会是千年等一回,乡镇政府招待最多是县里的领导干部和兄弟乡镇的领导干部,而村级组织招待最多的是像笔者这样的乡镇公务员。很多时候市县部门干部下乡,虽然他们办完事距离吃饭时间还很早,当然不少县乡干部下乡下村就是踩着饭点去,但是只要乡镇不招待,或者招待标准不够高,他们会很生气,在工作中百般刁难,更别说乡镇政府想要申报项目了。既然要求级别相对更高的省里领导下乡自带干粮、方便面,不能增加基层负担,那么就更有必要要求距离乡镇和村更近的市县领导干部下基层要自带干粮,不给基层增加负担,这也是减轻基层负担的最大头。

因此,笔者认为,不管是落实官员下乡自带干粮政策,还是切实减轻基层的招待负担,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严格要求基层按照法定标准招待,同时按月或按周详细公开招待费用,任何一笔招待费用和招待来宾以及陪同人员名单全部公开,没有公开或公开不实,只要查实,单位负责人和本次招待负责人以贪污罪论处。另一方面,按照工作距离和工作时间作为是否给予招待的硬性要求,本县范围内应当“一刀切”禁止招待,长时间下乡下村工作,必须自带干粮。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