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说明”怎成“点名表彰”
www.fjnet.cn 2013-02-05 15:25 然玉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3日,河南某媒体对连霍高速事故的报道被网友大量转发,网友总结称,该报道共1300字,其中有1134字为表扬河南省委省政府如何辛苦工作,没有出现一次伤亡人员或家属的名字。(2月4日《新京报》) 不合时宜的文本措辞,将一篇寻常不过的报道,推到了风口浪尖,饱受舆论炙烤。一时间怨怒所指,言其“借悲剧表功”, 谄媚、冷血等等。 千字塌桥报道,全文1300字,竟有1134字表扬各级官员,俨然将“事故说明”变成“点名表彰”。是非颠倒至此,又怎会不招来漫天口水?此般行文路数,全然不见对生命的尊重,只有对官员的周全讨好。立场失衡,视角偏颇,对那些焦急等待消息的民众来说,无疑是刺激神经。 长久以来,坚硬、冰冷的事故叙事,把公众神经折磨得痛苦不堪。不少官方通报,抑或是一些媒体报道,但凡涉及突发意外,便时常轻重不分、语无伦次。以各种正面信息来冲淡事故引发的悲观、抵触情绪——在该思路中,民众正常的情感宣泄,被视作需要提防和引导的对象;而毫无实质的官话、套话,则被误解成是可以“安抚人心”的词句。 从现实反馈来看,一揽子官话套话、所谓的“正面信息”,不仅未能有助于“管理”民众情绪,反倒进一步燃起了大家的反感,可谓是适得其反。事实上,每每事故之后,频繁出现的“高度重视”、“坐镇指挥”、“重要指示”等等大词,已然失去了文字的生命力,而退化成一种程式化、台面话式的表达,鲜有人文精神与情感温度可言。特别是在公职机构公信力下滑的背景下,大篇幅的官话、套话,更易被围观者理解成推脱责任、美化自身的信号。 事故之后,责任认定之前,急不可耐地“自我表功”,完全不合时宜。因为众所周知,于政府而言,救援不过是一种责任,而非值得夸耀的功绩。 □ 然玉(成都 媒体人)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