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治污效果应“看得见”

www.fjnet.cn 2013-02-26 08:58  吴 涛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温州、广东东莞之后又一个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反映出民众环保意识在增强,而且显露了在治污成效评价问题上,官方和民间话语表达的错位。

此前数十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环境遭受了严重污染,清清河水不少变黑变臭。对此,百姓从空气异味、用水变色变臭等直观现象予以评价,一些地方关于水污染治理的工作总结、宣传材料中却满是专业术语和指标数据。在许多百姓眼里,这些术语、数据无异于“天书”。

治理水污染不仅需要“数据的河流”,更需要“生活的河流”。多地环保局长被“悬赏”下河游泳,正是这一逻辑的体现。其实,问题不只出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早些时候有关空气质量争论,同样存在官方数据和民间感受的错位。

中央早就提出,政府工作要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根本标准。要让人民满意,当然要尽职尽责做好工作,包括以群众看得懂、能理解的方式做好宣传解释。术语、数据固然重要,但现实胜于雄辩。

面对越来越多的民间“悬赏”,东莞等环保部门积极回应,承认工作存在差距,并提出应对措施。也有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却无动于衷,甚至以“不属于我们的责任”为由意图撇清关系。这说明,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工作认识依旧不到位。这或许正是治污宣传缺乏群众观念的深层原因。

治理污染不仅是环保局长个人的责任,有人用“悬赏”方式与环保局长较劲,意在说明现实并不像官方工作总结和宣传中说的那样。面对“悬赏”,相关地方环保部门应该举一反三,改进工作。

(据新华社广州2月25日电 记者吴涛)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