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宣传放大的“政绩”亦需清算
www.fjnet.cn 2013-03-22 10:16 徐大发 来源:燕赵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韩承胜等三人以拍专题片能上央视、帮助地方政府宣传政绩等为由,骗取地方国土局、街道办等单位及个人共计7.4万余元。记者3月20日获悉,北京市二中院终审以诈骗罪分别判处他们有期徒刑2年3个月至1年3个月。(3月21日《京华时报》) 假记者拍政绩片行骗受到法律制裁,是罪有应得。但作为受骗单位,不能简单以受害者身份了事,对他们的上当受骗现象亦需反思和追究。一个单位,动辄几万元的公款以宣传政绩的名义被打了水漂,也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细思骗子之所以能够得逞与一些单位的负责人有所好有关,如果没有单位领导的好大喜功,骗子的演技再高也是枉然。可以说,这种现象还很普遍。就全国而言,不知有多少单位还在演绎着同样的故事? 现在有许多单位的许多领导几乎都有一个潜意识:干得好不如吹得好。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就想方设法地去追求报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只要本单位的形象和“政绩”能够上档次上大报刊大电视台,即使花再大代价也在所不惜。 骗子正是抓住了这一心理,冒充记者下去组稿,以表扬或曝光的名义利诱或敲诈一些单位出高价上钩,以此牟取暴利往往都取得了成功。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方面固然与一些单位的政绩观不对和把关不严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与上边一些考评机制和某些媒体自身的不正当行为有关系。 许多上级部门单位爱用媒体的报道政绩来考评下属部门单位,考评工作时如果下边单位的事迹报道多了,就能加分评优。一些媒体刊物也爱到下边部门单位去组稿办专版,但是要收费的,实质上就是变相的有偿新闻。整版的“政绩”报道实际上形同于软文广告,多是为了人为粉饰拔高成分。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一个部门单位干了事,政绩如何应该由群众说了算,而不能由单位自己出钱请媒体自吹自擂。政绩是实干出来的,而不是在媒体上造出来的。这种被宣传放大的“政绩”需要引起警惕,它的危害性远不止受点经济损失那么简单。它关系到一个单位的作风务实问题,更关系到部门单位在群众中的公信力问题,还涉及到对一个部门单位的政绩考评机制是否科学的问题。 如果所有单位的领导都注重实干精神,有了正确的政绩观,那么骗子宣传政绩骗钱那一套就会失去市场。窃以为,对被骗单位,也要追究拍板宣传领导人的责任,对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也要予以清算。推而广之,对那些被宣传出来的假政绩也要来一个大清扫——— 被宣传放大的“政绩”现象当休矣!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16]“文化政绩”如何考核
- [ 03-12]教育公平可先改政绩导向
- [ 03-08]环境污染应成政绩高压线
- [ 03-08]环境污染应成政绩高压线
- [ 02-28]遏止“拆真造假”须改政绩观
- [ 02-22]该“下河”的是陈旧的政绩观
- [ 02-21]警惕“经济军令状”的政绩冲动
- [ 02-18]提振社会信任要把“信绩”当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