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打车软件给出的启示

www.fjnet.cn 2013-04-12 06:57  肖擎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本报昨天报道了打车软件,呈现了它带来的便利及可能的问题。

打车软件是非官方的,它在司乘双方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进行实时的供需匹配。简单讲,有乘客打的更方便了,有司机发现了空间,除沿街行驶等人招手,等电话预约,网络的聚合功能也开阔了营利的门路。

打车软件不独在武汉出现,在其他一些城市也有一定的活跃度,软件依托手机实现共享,随时随地下载,可以说没有界限。目前,这样的软件公司还没有普遍的盈利能力,做影响是第一位,政府部门也没有明确的应对措施,也就是说这还处在自生状态。但如果考虑到出租车行业未来可能的态势,提出的问题值得关注。

出租车有企业性质,又有公共服务性质。围绕打车软件,加价功能被谈得最多,这是因为出租车营运价是政府定价,不同的加价级别怎么确定?软件公司有没有资格?最终固然要看乘客是否自愿,但很明显,这与当前出租车价格制度不符。其他的问题还有一些,比如司机会不会挑客?通过打车软件载客的车辆变多,会否影响路上行人招手打的的便利?驾驶员、乘客的个人信息会不会被泄露?软件企业的盈利,政府部门的监管,法律层面的问题,等等。

打车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是没有头脑的。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盈利,也就是说,一个公司做出这样的一款软件,是因为发现有商机,商机从哪来呢?就是乘客和司机的需求。企业捕捉到了这种气息,于是通过一款软件让它变成了现实。

围绕打车软件有很多争论,但企业的这种发现力其实给人以启示。它来自于企业敏锐、精准的判断,就算是打擦边球,擦边毕竟不等于违法,企业不是抱着违法犯罪的心态去做软件牟利,不是偷偷摸摸的。我们不是常常讲要创新?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发现,难道不可以视为创新?

打车难的问题不是通过一款手机软件就可以解决的。手机软件解决的是信息的汇总和集散,但如果出租车保有量本身非常有限,甚至严重不足,如果服务水平不够,打车难问题仍然会突出。有意思的地方正在这里,在打的难面临根本制约的时候,一个软件居然能够给一些人带来了希望,有乘客主动地去下载它,有司机还要自费去买一款智能手机,以便用上这样的软件。没有谁强制,没有谁要挟,这难道对出租车行业的公共服务不是一种提醒,对管理创新不是一种启示?

我也看到了“部门回应”。加价功能属“违规议价”,软件运营商从来没有与管理部门正式接触,出租车的任何价格调整,都要经过听证会程序,得到百姓认可后才能进行调整。在其他城市,回应大多也是这样。这其实算是政策重申,重申政策,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我想,公共事业,否定一个东西容易,建设一个东西难。对于职能管理部门,对于所管辖的事业,建设比否定更加重要。建设其实就是这样,应该是我们走上门去,而不是等着别人来正式接触我们,主动想想我们能做什么,而不是你们做得不对。

信息时代提出了许多课题,尤其是对于公共管理和服务。一款打车软件让我们看到的,首先不是它的技术,而是背后的观念和思路,敏锐的发现力和有效的行动力。启示不只是给出租车行业的。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