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书泛滥:亟盼出版机构重视精品意识
www.fjnet.cn 2013-05-03 09:24 庾春云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31个省、市、区的9116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遇到过‘垃圾书’吗”的在线调查显示,73.2%的受访者直言当下“垃圾书”很多,其中34.2%的人认为“非常多”。(5月2日《中国青年报》) 虽然这个调查只是针对9116人,这个数字与13亿中国人相比,可谓微乎其微,但是我们却不能否定的代表性——滴水知寒,一叶知秋。况且,对于“你遇到过‘垃圾书’吗?”这个问题,我们自身也深有同感:如今的“垃圾书”实在太多了。全国各地写书、出书的人太多了:作家、记者、教师、文学爱好者、工人、农民、官员、富豪……自己亲自写,请别人代笔者无一而足。笔者每年要参加县市的各种会议,报名处往往就摆上几叠本地官员、要人的新作(平民百姓是还没有这种机会和待遇的),当然大多是免费赠送的(或公款消费的);内容不乏有散文、小说、诗歌、回忆录、古体诗词、通讯、书法、照片之类的,根本不屑一看,有的连基本的文化艺术元素都不具备,哪里值得读者细细品味,纯属是一些“垃圾书”。因此,会议一结束,放眼一望,座位上被有意或无意地遗留下来的“新作”比比皆是。 中国作为世界上出版大国:近10年来,我国出版实力大幅提升。2001年,中国出版的图书仅有15万种,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高达37万种。2012年我国的图书出版数量已经冲破40万种大关,增速之快超乎想象。现如今,中国年出版图书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据调查,2011年全国居民的平均阅读量仅为4.35本,而世界其它国家则要比这高得多: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欧美国家年人均阅读量约为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而我国年人均阅读量仅为6本,扣除了教科书后,人均仅只一本左右。 拥有如此庞大的图书出版量,当下中国人却很少读书,这到底是为什么?这是由于国人的“工作忙,没时间”和“没有读书习惯”有关。当然,笔者认为这与书籍中精品少,品位低,垃圾书多,激不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也有很大关系。自从出版社集体改制后,大多数都遇到了经济困难。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许多出版社纷纷降低出版门槛,有人掏钱就给出书,什么赚钱就出版什么,从而导致跟风出版盛行,产生大量“垃圾”图书。而垃圾图书的增多就会引起连锁反应,读者兴趣更低,爱读书的人就更少……恶性循环一旦形成,任何行政力量也难以改变:如今许多单位倡导职工读书,要求每个每年写几万字的读书笔记,结果很多人为了完成任务,竟然照本宣科地随便抄录一些文章了事,让单位的好心成了恶意——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把本应自觉读书的好习惯异化成极端功利的工作任务……如此等等,让人感到读书离世人愈来愈远。 要想扭转这种形势,不仅在社会上营造出浓厚的读书气氛,更多是要在出版物下功夫,多出精品书,抵制“垃圾书”:作者不能迎合低俗趣味,出版人不能只围着金钱转,书评人也不能丢掉为读者推荐好作品的责任。与此同时,还应该重点打击“公款出书”、“公权出书”的行为,坚决遏制“图书里的腐败”。让书籍成为国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那么,“复兴中华”就大有希望了。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4]诺奖引出出版大战
- [ 08-30]数字阅读已成出版潮流
- [ 04-06]纸质出版灭绝是臆想还是现实?
- [ 03-27]也谈中国翻译出版的现状
- [ 03-01]教辅出版更要注意版权
- [ 09-05]出版要坚守自身的文化品格
- [ 12-07]儿童读物出版应建家长审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