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案反映农业产业化不足
www.fjnet.cn 2013-05-06 08:13 付小为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日前,公安部公布了各地公安机关在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中侦破的十起打击肉制品犯罪典型案例。问题之严重,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冲击,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肉制品监管方面的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这十起案件中,除一例案件主体为地方食品公司外,其他均为个体在肉制品销售或制售环节从事不法行为,即俗称的黑窝点、黑作坊。事实上,为维护食品安全,后者一直是各地的重点打击对象,但由于其数量较大、隐蔽性较强等特点,问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 当下,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重拳出击、源头治理,表明了全国上下一致保卫餐桌安全的决心。可从问题久治未绝来看,一旦加强监管与黑作坊的暗自膨胀之间不能形成适当的比例关系,有效的监管恐怕依然是一个概率性事件。退一步说,即使监管队伍确有壮大,面对黑作坊的“神出鬼没”,要做到二十四小时紧迫盯人式的监管也没有现实可能。因此,问题的落脚点在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黑作坊? 不难发现,国内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一直存在高度分散的问题。黄浦江“浮猪事件”向上追溯,根源是养殖户分散;问题猪揪出问题饲料,暴露饲料生产的分散。此外,屠宰、加工、消费等环节,同样以分散化为特征。 一方面,高度分散会对监管造成实际困难,另一方面,过多过杂本身就更利于粗制滥造的产生,一旦与恶性竞争叠加,后果会更为严重。 回过头看肉制品黑作坊,其实是上述问题的一个“支流性”呈现。更大的问题是,下游的消费市场还没有对此深究。具体说来,虽然对问题肉心有忌惮,但缺乏品牌意识,以及肉制品品牌的缺乏,使得大部分人还是在为这些肉买单。毕竟,连到菜市场采购,或者下餐馆吃饭,都得亲力亲为过问肉从哪来,的确不是件容易事。 并不是说规模经营就一定保质保量,此前也有过大品牌曝出的质量问题。然而,必须承认,维护品牌形象的要求、生产高度集中、利于监管等优势,决定了品牌企业会有更强的责任意识,其产品会相对优质。同时,这样的集中化、品牌化生产也会倒逼饲料、养殖等其他环节质量的提升。至于大品牌出现的问题,实为产品质量整体低下,劣币良币竞逐之下的恶性后果。而黑作坊,则是不良市场里最极端的示范。 有一种观点认为,大量散户是市场自主逐利的正常表现,随着市场趋于成熟,大部分散户终究会因质量、成本等因素自然退出市场。然而,食品安全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即使付出足够的时间成本,最后能等到大浪淘沙的结局,但也付出了过多的、食用非安全食品的代价。 为什么农业各领域的大企业远少于工业等其他领域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业所处的地位。农业反哺工业的结果,既表现为涉农政策、补贴有限,也体现于市场引导、产业培育的不足。 就肉制品而言,自计划经济结束,各地肉联厂走向落寞,具有流通优势,应充分承担热鲜、冷鲜肉供应的各地肉类品牌却未能取而代之地崛起,这与经济发展物质需求不断提高的国家“富态”化的高度不匹配,其中原因,需要深思。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监管,需要法律,但最终要靠农业产业化、要靠市场的充分发育、市场道德的培育提升。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02]食品安全理当锱铢必较
- [ 03-29]还要为食品犯罪终身禁入做更多
- [ 03-14]食品安全,“防火墙”就是信任度
- [ 03-12]危害食品安全就是危害“公共安全”
- [ 03-11]代表揭露有毒食品,缘何不见回应?
- [ 03-11]食品监管“九龙治水”的确该改革了
- [ 03-08]向带着有害食品样本进京开会的代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