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人打钟”再为故宫文保敲警钟

www.fjnet.cn 2013-05-06 08:17  陈  方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公众对故宫安保方面苛责的背后,其实是对文物深深的敬畏。毕竟,我们不能因为安保的漏洞损毁了那些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精粹。

一场“人打钟”事件又把故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5月4日上午,在故宫翊坤宫中,一男性观众徒手击碎正殿原状展室一块窗户玻璃,导致临窗陈设的一座“清代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局部损伤。

“人打钟”事件事发翊坤宫。因《甄嬛传》的热播很多人都记住了戏中华妃的住所“翊坤宫”,网友们在痛斥肇事者的同时也忍不住调侃,“这男子好大的胆子,连华妃娘娘的东西都敢随便砸,也不怕娘娘赏赐你‘一丈红’!”“一丈红”这样的“赏赐”自然是戏言,肇事者目前已被警方刑拘,“打钟”原因警方正在调查。无论什么样的原因,该游客怒砸玻璃损毁文物的劣迹都令人不耻。在批评该游客素质的同时,故宫的文物安防系统又开始面临新一轮的质疑。

从2011年5月故宫被“凿墙盗宝”后,故宫的安防系统一直备受公众关注。据报道,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故宫的安全防卫工作如今已形成了人防、技防、物防和犬防的四道防线。这四道防线防范的主要还是“盗窃”,对于类似“人打钟”事件中突发的游客损毁文物的行为,还不能有效防范。“人打钟”事件发生后,对于公众质疑的诸如“为何不设一米线”“为何文物摆放如此靠窗”等问题,故宫方面也及时回应。出于安全翊坤宫不许通电,如果再设一米线,那么游客只能“趴”在玻璃上观看,给同为文物的窗框带来损害;之所以将文物临窗而放,这是呈现真实历史信息的必须。即便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故宫的文物一定会面临着损毁的风险,只要文物安防系统缜密可靠,保证文物安全和人性化参观需要这两者并不冲突。

以被损毁的“人打钟”为例,假如翊坤宫的玻璃能够结实一些,文物被损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故宫第一次遭遇“玻璃门”了。2011年5月那起“凿墙盗宝”事件中,盗贼石柏魁正是通过打碎诚肃殿的后窗玻璃,进入殿内展厅偷走展示品并且顺利逃走的。事发之后,故宫方面表示要加强安保工作,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2012年以来,故宫博物院确实已经开展了展室门窗安全防护的升级改造工作,改造中选择了复合型防砸板作为展室安全门窗防护的透光材料。只是这项工作的进度不尽如人意,时隔两年之后,故宫再度被“玻璃”划伤了。

故宫的每一次风波,似乎都是“偶然”的,可这偶然中分明都是安保漏洞导致的“必然”。“人打钟”事件发生后,有网友质疑故宫方面,“为什么故宫的安全隐患只能靠盗贼和不安分的游客提醒?”防患未然,永远都是安保的第一准则。公众对故宫安保方面苛责的背后,其实是对文物深深的敬畏。毕竟,我们不能因为安保的漏洞损毁了那些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精粹。

“平安故宫”,谨当以此为戒。

本报特约评论员陈方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