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接纳平凡爱心,才能蒸出更香甜的“免费馒头”

www.fjnet.cn 2013-08-21 11:33  郭杨阳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011年8月3日,在石狮曾坑社区霞角,永恒阳光馒头店开始营业。店里的馒头“只送不卖”,且只送给拾荒者等弱势群体。两年来,吴先生的馒头店已向周边困难群体发放80万个免费馒头,如今却面临一系列困境。为了寻求突破,一直保持低调的他终于发声,表示将保证馒头店继续运营下去,同时将拓宽运营渠道,寻求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建立规范、透明的慈善机制。(8月20日《东南早报》)

2011年“免费馒头”店开业时,就曾有过一些嘈杂的声音,许多人怀疑“免费馒头”背后隐藏着商业炒作。就此,笔者曾用《不要把“免费馒头”复杂化》回应过这些质疑。两年来,“免费馒头”的发展,并未辜负笔者以及更多支持者的信任。时至今日,“免费馒头”坦诚困境并接受社会捐款,笔者以为,这恰恰是“免费馒头”式民间慈善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爱心成长的必然趋向。

慈善和爱心不是无本之末、无源之水,即便是最纯粹的慈善,也需要物质基础作为支撑。以个人筹资为物质基础的“免费馒头”,自然也受到爱心人士吴先生个人经济状况的影响。在经济不景气、市场萎缩的背景下,吴先生个人经济状况出现波动,“免费馒头”出现危机不难理解。在此情况下,向社会坦诚困难,吸收社会捐款是延续爱心、坚持慈善的理所当然之举。

由原来创办人个人筹资到吸纳平凡爱心,也是“免费馒头”这种民间慈善形式走向成熟的表现。须知,随着“免费馒头”发放越来越多,爱心施惠的范围越来越广,由个体支撑的施惠于群体的慈善活动,风险也就越来越大。一旦爱心个体情况有变,这种施惠群体的公益活动就会自然中断。引进社会捐款,吸纳平凡爱心,恰恰是抗御风险,保障慈善活动持续性的必要举措。

再者,民间慈善发之于爱心个体,必然要行之于普罗大众。不仅要让越来越多有需要的普通人成为受惠者,同样的,也应该让越来越多有条件、有能力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民间慈善行动中来。唯有此,爱心才能避免“孤本”的尴尬,升华为一种催人振奋的社会现象。

由媒体人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活动,从一开始就为民间慈善树立了蓝本。而“免费馒头”由个体自负盈亏到接受社会捐款,正是向这一蓝本的靠近,通过吸纳更多的爱心力量,同时借助公众和媒体的监督,笔者相信,“免费馒头”定能作为民间慈善的又一范本,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叙写精彩。

  • 责任编辑:刘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