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内涝不止是能力不够吗?

www.fjnet.cn 2013-10-10 07:48  肖  畅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期台风“菲特”和“丹娜丝”造成的强降水范围广,雨量破纪录,闵浙沪等地连降大到暴雨,尤其是浙江受灾最为严重,多个城市已成“泽国”,目前台风“菲特”已致温州10人死亡,5人失踪。

这些天,充斥于人眼前的都是水漫金山的场景:汽车被水吞没,公路成汪洋,人们撑着船桨摆渡出行。而在一片汪洋的背后,是人们出行无着、生活中断甚至随时警惕危险的景象。

台风毕竟是天灾,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世界任何城市都抵抗不了。但是,尽管台风强悍,带来的暴雨百年一遇,很多城市渍水现象却是“一年一遇”,逢雨必涝几乎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一个城市应对日常的强降雨都力有不逮,又如何应对台风的考验?在这个意义上,不能简单说台风是单纯的天灾了。

自古以来,治水、防水就是人类城市经久不变的主题,在这方面,并不缺乏经验。特别是现代城市,其规划、布局、建设,表现出对自然风险越来越强的抵抗力,即便是高强度地震这样的灾难,也很难从根本上摧毁城市,对于一般性天灾,从能力上来说,应该可以充裕应对,不致狼狈不堪。

但从近年内涝不断的现实看,国内城市,无论是上海、杭州这样的大城市,还是余姚、温州这样的中小城市,防雨排涝的能力都堪称脆弱。是我们没有经济和设计能力解决排涝问题吗?是人类没有发明城市治水的先进经验吗?显然都不是。

我们的大城市可以让摩天高楼接踵而建,我们的中小城市可以在短时间内弃老城建新城,世界上也早有地下排水系统是“城市良心”的共识,国外一些城市,或许楼没有我们高,路没有我们阔,但排水设施,却比我们遥遥领先。对应于城市安全等基本功能的基础设施,严格说来也与城市大小无关。问题只在于城市发展建设的思路,思路背后,是对城市发展目的的认识。

上个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10年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问题。由此可见,以国家和各城市目前的能力,无论是财政的还是技术的,积水内涝并不是一个需要在发展中才能解决的难题,而是一个排位问题,重视问题。城市无论大小,内涝皆成问题,说是我们的城市发展有共同的路径选择,共同的轻视和忽略。

说明白了,其实就是发展与人、政绩与民生,谁是核心和根本的问题。城市是现代人的主要生活场所,人们选择城市,从主动性上来说,无非是城市能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这也应该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而我们目前的问题,是政绩观和资本的共同驱动,城市成了一个逐利和展示炫耀的场所,城市居民失去主体性,也失去发言权,对应于居民安全、舒适等要求的城市功能,在发展建设排序上落在后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城市可以建那么多高楼,却建不好排水系统,为什么有的城市忽略土壤、绿地的排洪蓄水功能,不切实际地搞“无土城市”建设。

国务院要求10年内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问题,使之具有了紧迫性,我们相信在这个时间表内,城市内涝问题会有大的改观。但从根本上说,还是要转变对城市发展目的的认识,没有对人的基本需求的满足,再光鲜的城市都可能是脆弱的。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