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转基因食品推广必须“求同存异”

www.fjnet.cn 2013-10-21 08:32  许晓明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10月19日,“全国首届黄金大米品尝会”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举行,300多名转基因铁杆支持者参加了活动方所组织的报告会,并参加了设在华中农大国际会议报告厅的“转基因大米晚宴”。另悉,我国61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国家领导人,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并指责农业部的不作为。

国外有大范围的推广,国内有这么多院士力挺,还有这么多支持者志愿试吃,从理论到实践,都足以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具有相当程度的保障。然而,关系到个人健康和安全的选择,专家的权威并不能替代公众的意志,志愿者的行为也并不能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尊重公众意识上质疑的权力,保障公众消费上拒绝的权力,支持者尽管放心大胆地吃,反对者也可以坚持自己的选择,走“求同存异”的消费引导之路,才是化解风波的唯一正途。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天大”的事,对于陌生的转基因食品,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谨慎和质疑,这是公众保护自身健康和安全的天然权利,必须得到充分尊重和理解。

老百姓可以理解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食物数量和质量的需要,转基因食品确实在全世界得到普遍推广,转基因食品一系列安全评价技术也日臻成熟。但是,农业、食品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也要理解,面对新兴而陌生的转基因技术,普通老百姓因为不懂而惶恐是正常的。尊重百姓关注自身食品安全的需要,理解百姓因为知识缺乏导致的多疑,就不能以权威的身份来“压服”公众,而需要一系列耐心、细致的系统工作来“说服”公众。

公众最大的疑惑在于,转基因食品到底有没有危险?老百姓需要知道,转基因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国际上转基因技术发展历程和现状是怎样的?我国转基因生物和食物产业发展现状如何?转基因食品安全可靠的理由何在?既然力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无虞,就必须通过大众媒体等形式进行广泛的科普、启蒙。相关院士、专家也好,农业、食品等主管部门也罢,不能止于埋怨反对者的愚昧,而要毅然肩负起向社会解疑释惑的责任和义务。

公众最大的担心在于,在确信安全之前,能否确保个人拒绝消费转基因食品?市场上流通可能有害健康的食品并不可怕,怕就怕消费者无法辨识,从而无法保证自己远离食品隐患。农业、食品等主管部门,务必对市场流通中的转基因食品作出标记,以确保老百姓的知情权。而拥有了知情权之后,无论作出“暂时安全”还是“永远安全”的判断,无论是作出“吃”还是“不吃”的选择,消费主动权都在公众手里,这就让所有消费者吃下了“定心丸”。

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无论吃还是不吃转基因食品,只要能够确保每个人都能按照自以为安全的选择去消费,消费焦虑的情绪自然会趋于平复,而意见之争则大可以交给时间去慢慢消化和处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规范公开、透明的市场流通秩序,营造理性、科学的社会消费氛围,转基因食品争议的风波必将逐渐走向平复。

许晓明(江苏 职员)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