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拜佛许愿”学生的社会实践将走向何方

www.fjnet.cn 2013-10-30 16:03  沙路篱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在网上看见一则名为《武汉一小学组织学生拜佛许愿 领导跪拜学生模仿》的新闻,报道称学校与旅行社合作,本着自愿的原则,组织了405名小学生,前往江夏龙泉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家开拓视野,亲近自然,没想到景区里有一个大寺庙,于是带学生参观寺庙建筑,了解传统文化,不料出现了学生拜佛许愿的问题。学生拜佛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问题就显得比较严重了。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关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要求,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广大青少年儿童为教育对象,结合校内教学需求,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以公益性、思想性、趣味性、科学性为指导思想,以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整个社会为大课堂,以实践体验为特征的各类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活动。

但是,武汉这一小学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似乎并没有理解“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而是走形式,走过场,打着“社会实践”的幌子把学生引向景区。名义上“让学生动手炒花生、挖红署、打糍粑,开拓视野,亲近自然”。但就在景区里“挖红署”这一活动而言,我想,把学生带到田间劳动更为恰当。

另外,学校的组织准备似乎不够充分。组织405名小学生到景区去,却不知道景区里有个大寺庙,当然“没有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学校错把学生引向“佛”门,事后却振振有词用为了“了解传统文化”,来为自己开解。

其实,武汉这一小学的此种行为,只是与国家教育政策相违背的众多现象中的一个案列。在全国众多的学校之中,有多少学校把学生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怎样有效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又将走向何方?我们不得而知,更希望相关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 责任编辑:林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