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改革成果要以经济健康发展来“验收”

2013-11-11 07:23  张天蔚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相关评论:

“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勾勒改革路线图

伴随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理念也渐成共识,即人民的幸福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而要保障人民的幸福,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最重要的前提。只有做到经济稳步发展,且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相对平等地为绝大多数民众所共享,中国人民的幸福才具备了基本的物质基础,人民才会成为深化改革的受益者和支持者。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当天,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以《李克强总理的经济公开课》为题,全程发布了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全国总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视频。

与以往类似会议上的讲话、致辞不同,这次长达70多分钟的讲话,始终紧扣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中长期走势,做出了坦率而详尽的陈述、分析,几乎可称为一次全国经济发展形势的“中期报告”。

全总“十六大”早已于今年10月21日闭幕,而CNTV选择大会闭幕十多天之后的11月9日发布视频,显然大有深意。与其说发布是一堂“经济公开课”,不如说是在三中全会开幕之际,释放出的经济改革走向的信号。

李克强讲话的要点,此前都曾在各种不同场合有过表述,此次只是进行了集中、系统的阐述。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点:一、中国经济发展逐步放缓的趋势已成,今后若干年的经济政策必须正视这一现实;二、未来经济政策不会继续以激进的刺激政策强行拉升经济,而是要在保底(GDP增幅7.2%)、限高(CPI增幅3%)的基础上推进经济转型;三、拉动内需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四、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及产品产能过剩、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既是中国经济的隐患,但逐步缩小这些差距的需求,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五、政府逐步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让包括民营经济、小微企业、个人创业在内的各种经济形式,焕发出自由和活力。

持续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大多熟悉这样的说法,即内需、外贸、投资,是过去几十年间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而在这三个要素中,继续加大投资和扩大出口,都面临现实的困难和瓶颈。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引用数据称,中国货币总量已达100万亿,为GDP总量的200%,继续投放货币以拉动投资,可能造成巨大的潜在风险。同时,由于欧美金融风暴的余波未平,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增长放缓,使得中国外贸出口受到持续影响。

实际上,即使没有外部市场的变化,中国经济以往的发展模式也已经难以为继。近年来中国多地爆发性地发生大面积空气污染,警示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已达极限甚至已经“超限”。即使发达国家市场需求依然旺盛,中国也很难继续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商品。同时,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干快上,其边际递减效应愈发凸显,即使政府不顾及金融和债务风险而继续大笔投入,拉动经济的效果也会明显减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型就是必须。而在各个方面的转型中,政府管理经济的思路和方式的改变,应该是最重要也最迫切的转型。即如李克强总理在“公开课”中所言,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不能变成一只“闲不住的手”。只有让政府的“看得见的手”只在最关键的时刻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才能让民间经济冲动获得充分的自由,才能使中国经济充满活力,也才能在百舸争流的竞争中,完成中国经济的转型。

伴随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理念也渐成共识,即人民的幸福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而要保障人民的幸福,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最重要的前提。只有做到经济稳步发展,且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相对平等地为绝大多数民众所共享,中国人民的幸福才具备了基本的物质基础,人民才会成为深化改革的受益者和支持者。在这个意义上,改革成果要以经济的健康发展来“验收”。

本报评论员 张天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