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课本配图多硬伤”教材的权威伤不起

2013-12-17 17:14  林日新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六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七步诗》背景图中,魏文帝曹丕是垂足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而椅始源于魏晋和隋朝,直至唐明宗时期开始才形成有靠背的椅子。吕蒙手中拿着一本册页书,将两汉三国时期的书籍画作简策为最佳,册页书则是错误的。三年级下册《语文》中的《西门豹》插图中,一位年轻女性手捧托盘,盘中放着一串葡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发生在战国初年,而葡萄是300年后西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才传入内地。(12月17日《大河报》)

近年来,中小学教材出错频频曝出,上个月,郑州老师彭帮怀发现人教版新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初一)有文字性错误,指出30多处,并将人民教育出版社告到了法院,这事曾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

教材不是一般的图书,读者是心灵纯净的孩子,他们从教材学到的知识很多是能影响到一生的,这就决定了对教材错误的“零容忍”。 教材既是教师的教学之本,也是学生的学习之本。它在师生心目中是非常具有权威性的:有时老师们对知识没有把握而产生争议,肯定是以教材为准的;有时工具书中的答案与教材相左,也是唯教材是瞻。以此看来,教材应当是十分地准确和规范,来不得一丝一毫的错误,否则会谬种流传,误人子弟。

如今的教材的频频出现硬伤,这彰显了编者在审核教材时的失察之错,因为编教材的无疑是教育界的权威人士,对于他们的知识水平肯定是不容置疑的,但教材仍然是频频出错,只能说明他们工作责任性不强,心思浮躁,所以不能“明察秋毫”,发现教材的“硬伤”了。

当然,教材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常识性的硬伤,这也与当今教材高度垄断化的权力化不无关系,为了防止此类错误的再次出现,必须建立完善的教材编辑出版流程,建立公正、透明、民主、科学的教材选用机制,多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让优秀的教材脱颖而出,这样,才能树立教材的权威性,让它肩负起民族振兴、祖国强盛重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