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最高法院要求,过去较难向社会公开的政府败诉判决书也要放到网上晾晒。据媒体昨天报道,北京市一中院近日连续公开了4起区政府败诉案件的判决书。(2月11日新华网) 相对于以前对“民告官”现象的遮遮掩掩,如今对此类案件处理公开的信息透明度得到大幅提升,连续公开4起政府败诉案件,把“敏感”公布于众,彰显了民众与政府之间发生纠纷,法律从中裁决时双方法律地位的平等。 公开政府败诉,这是法治的进步,体现了法律的绝对权威,展现了维护人民权益,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类似情况积少成多,会形成涉及政府官司,胜诉与败诉都会坦然公开的常态,而这种常态将对政府部门如何开展工作产生积极影响,将进一步倒逼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促进政府部门权力规范运行。 过去一些地方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展工作容易陷于粗暴行使权力、权大于法的怪圈,在执法方法和步骤上,不能科学恰当面对问题,如此一旦简化了流程、逾越了程序,最终会遭遇“民告官”的结局。但是,一些政府部门不怕被告,原因是即使被告而输赢并不重要,输了别人也不知道。长此以往,会对政府形象构成伤害。 当官司会输,而且输掉也将要公开的时候,这一切,对政府部门应有所警示。政府部门将无法对输掉官司无动于衷,因为被告或是输掉官司终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毕竟会致使自己形象受损。而如何避免政府公信力的流失,显然要减少被告的几率。这时候,对政府提出的新命题是:一方面是“依法”,倡导法治精神,强调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政府越权滥权一样会被追究问责,被告后输掉官司也在常理之中。 所以打造法治政府,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应是不折不扣的工程。另一方面是“透明”,促使政府依法行政,需要政府制约和规范行政权力。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决定》文件指出,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 (梅剑飞) |
相关阅读:
- [ 01-09]2014成中国“变革之年”:改革成果将惠及普通人
- [ 12-26]“重拳出击”打破“民告官”难的局面
- [ 12-26]约束权力,行诉法为权利撑腰
- [ 12-25]行诉法大修应直指权力归位
- [ 12-25]民告官执行难如何破解
- [ 12-25]法庭之上岂分官民
- [ 12-25]行诉法启动首次大修 意破“民告官”困局
- [ 12-24]打破民告官“三难”要消解权力磁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