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介绍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情况,并就养老金资金缺口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他提供数据说,2013年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结余4000多亿元,当期收支平衡且有结余,没有缺口。他还指出,对养老问题的预判和预测,是对远期负责的表现,“但是拿它来吓唬老百姓我觉得就不恰当了”。(2月26日,新华网) 近年来,养老金有“缺口”的说法不绝于耳。这种论调主要来自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他们还分析了造成“缺口”的原因,且积极为改变这一状况“献计献策”。甚至危言耸听,“如不采取有效解决措施,收不抵支情况将愈演愈烈,一些地方财政很有可能面临崩溃的危机。” 应该说,这些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预判和预测,出发点是好的。按照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的说法,他们这是“对远期负责”的表现。但是,这种“负责”的负作用却非常明显,即在社会上引起了思想混乱,产生了普遍的焦虑,甚至恐慌。许多人开始担心,将来的养老金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担心“缺口”将致使国家强制推迟退休年龄,担心政府将让自己“以房养老”等等。 其实,对养老金未来支付能力的分析和长期预测,是个非常宏观且专业的问题。它囊括了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以此为据,作出财务上的精算。而时下,那些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预测,严格说来,都是在从不同的侧面,讨论“缺口”的问题而已。中银说“18.3万亿缺口”,实际上是指以现有给付水平,未来数十年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金收支缺口的贴现值;世界银行保守评估“1.9万亿元的缺口”,主要是指政府对老职工的负债;人社部所言的“没有缺口”,是指在占用个人账户的前提下,养老金当期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现如今,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为了表现自己,常常在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等重大问题上,发表并不严谨的研究成果,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怪现象,将主管部门置于被动的、尴尬的地位上。养老基金究竟是有了结余?还是存在“缺口”?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因此,从避免思想混乱、保持社会稳定需要出发,亟需权威部门统一论调,用真实的数据,有力的声音来说话! |
相关阅读:
- [ 02-26]农民的养老心声:不能总指望儿子 将来得靠养老金
- [ 02-26]全国统一社保卡已发行5.6亿张 明年底覆盖六成国民
- [ 02-26]人社部回应养老金缺口:2013年当期结余4000多亿元
- [ 02-25]福建城乡居民养老金下月调整发放到位
- [ 02-23]人大教授:养老金双轨制饱受公众诟病 应尽快取消
- [ 02-10]让亿万城乡居民养老无忧
- [ 02-08]养老并轨打破公共服务城乡二元制度
- [ 01-30]北京4月起最低工资涨至1560元 调整后惠及311万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