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北漂”公租房莫成政绩“样板间”

2014-03-10 11:24  何  旭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日前在央视"中国政策论坛"上表示,北京将加大公租房的覆盖面,外来务工人员也可通过公租房解决住房问题。(3月9日新京报)

其实,早在2011年10月,北京市政府就印发了《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其中规定:"外省市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稳定收入,能够提供同期暂住证明、缴纳住房公积金证明或参加社会保险证明,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的人员","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但2个月后的北京市石景山区第十五届人代会一次会议后的咨询会上,石景山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随即"改口",因房源有限,公租房暂不面向非京籍。直到2013年12月,北京市公开摇号配租活动才首度对外地人开放,但这次配租主要针对本地居民,仅有极少部分"北漂族"圆了公租梦。

无论是公租房放开户籍限制2年多的艰难摸索,还是北京市副市长的最新表态,都是一种看得见进步,逐渐拆掉公租房户籍限制的"墙",在打破制度性歧视、争取权利平等、实现善治善政的道路上,迈出了意义重大的一步,让那些长年饱受户籍歧视的"北漂"一族感到温暖、看到希望。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让满足条件的"北漂"们都能真正住进公租房,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配套政策要跟上。北京市2011年的《通知》和后来的《办法》都明确,外地人在京申请公租房,"具体条件由各区县人民政府结合本区县产业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住房保障能力等实际确定"。针对这一模糊的表述,必须出台配套文件,规定针对外地人具体的申请条件,切实让"北漂"有处申请。另一方面,要简化申请流程。长期以来,审批程序太繁琐,申请过程太复杂,等待过程太漫长,是公租房扩大覆盖面过程中面临的"悖论"和困惑。很多符合申请资格的居民还没开始申请就知难而退,甚至导致"公租房"变成"空租房"。因此,有必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降低"门槛", 对公租房的审批程序进行一番梳理,杜绝不作为、乱作为行为,解决公租房申请难"最后一公里"问题。

让"北漂"们平等地住进公租房,有尊严地在这个梦想之都拥有一个栖身之所,需要相关部门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来,否则许诺就会沦为"空头支票",所谓的"北漂公租房"也最终只是纸上政绩的"样板间"而已。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