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16日电(李天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平稳。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没有越出上下限。这一表态明确指出了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态势仍处于合理区间,也体现了中央政府保持定力、坚定深化改革、换挡爬坡的决心与信心。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4%,面对增速放缓的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我国正处在“三期”叠加的阶段,即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必须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就像爬坡过坎,把速度换到低档,经济前行才能更加稳健而且强劲。 之所以要换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今年以来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都承受较大下行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低了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这就意味着世界经济复苏的态势比预期疲软,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我国的出口。 其次,增速放缓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地方希望通过追求绿色发展来实现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调整和变化都在经济增速上有所反应。 经过30多年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事实上已经进入转型的新阶段。经济增速下行是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客观反映。目前,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生因素都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这使得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 与此同时,在新阶段主动把增长速度降下来更是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特别是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倒逼作用来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另外,7%-8%的经济增速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不低的。虽然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是按照此增速计算,每年创造的财富增量还是在不断扩大的。比如2013年按不变价计算,当年所增加的GDP增量相当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一年的GDP总量,如果按现价计算,规模更大,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年所创造的GDP总量。从中长期来看,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不低。因此,经济增速放缓是符合阶段性的客观要求的。 我们应该以宽广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事实上全面而深刻的结构性变革正在影响着中国经济的走向和表现。所以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来对待中国经济的变化,要认识到中国经济已然进入到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要用新思维、新视角来看待中国目前所进行的结构性变革,以及出现的新变化。 |
相关阅读:
- [ 04-16]一季度GDP增7.4% 马光远:非常了不起
- [ 04-16]“监管不力”的难道仅是水企
- [ 04-16]一季度GDP今公布或增7.3% 专家:无需出台刺激政策
- [ 04-15]“做大蛋糕”有活儿干—保就业根本要靠经济发展
- [ 04-15]媒体称干部选拔任用要破除唯GDP、唯年龄等倾向
- [ 04-14]多机构预测中国一季度GDP增7.3% 二季度有望回暖
- [ 04-14]GDP崇拜是农耕思维方式
- [ 04-14]中国仍是全球增长巨大正能量 世界分享中国改革红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