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年,请辞4次,88岁的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最近成为中国社科界辞去资深教授的第一人。而现年82岁的军事医学科学院老院长秦伯益,年届七旬便自卸中国工程院院士头衔,至今仍是我国唯一获准退休的院士。 二老高风亮节,世人钦佩。但实际上,“教授”未必不能终身,否则国际上的终身教授制度不会延续至今70多年;同样,“请辞”的也不是身份,而是必须辞去学术身份背后连带的非学术关系与利益。 章老这件事的关键,在于学术头衔可享受的每年10万元津贴被他“辞退”了,而非金钱所能衡量的种种学术权力也被他“推却”了。章开沅不求回报、但求付出,还坚守教育之责,将博士生带到毕业,才算真的完全退休。 章教授辞去 “终身身份”,却不辞 “终身责任”,值得所有教授尊敬。在上海,交大老校长范绪箕教授1984年退休,此后30年仍在教书育人,至今100岁坚持天天上班,办公桌对面就坐着他的博士生。用范老的话说,这叫“解甲不归田”,卸去原有待遇,志愿耕耘在田。若在职教授们都能像这些老教授一样,将纯学术头衔用于纯学术责任,那么一个好教授的身份辞不辞又有何妨? 话说回来,如果教授或院士都实行“超龄即退”,但他们与原身份相关的社会活动兼职又都不退,利用“原资深教授”、“原资深院士”名分,在学术圈内外造成一些不当影响,为本人或他人牟取一些不当权益。那么,这种退与不退,又有什么两样? 因此,教授或院士请辞,不求“去其名”而求“去其实”。辩证地看,资深教授或院士的头衔,如能真正回归学术本位,不带什么额外附加值,那么好教授、好院士自愿终身为师,未尝不可。 |
相关阅读:
- [ 02-21]学术委员会能否拥有最高学术权力
- [ 08-05]“博士奖学金超教授收入”的喜与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